20 years after the EU’s Eastern enlargement: charting a path for sustained economic success

有了正确的产业政策,中东欧的欧盟成员国可以成为欧盟价值链中更具战略性的参与者,提高其复原力并缩小与西欧的剩余差距

来源:维也纳国际经济研究所信息

图片来源:istock.com/metamorworks

图片来源:istock.com/ metamorworks

作者:Zuzana Zavarská

Zuzana Zavarská

简介

简介

在现代历史上,很少有国家像欧盟中欧和东欧成员国 (EU-CEE) 在加入欧盟前后的几年里经历如此充满活力的发展。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这些国家的人均 GDP 从西欧水平的 30% 上升到今天的 70% 以上(例如,见图 1 中的罗马尼亚)。从图 1 中还可以观察到,捷克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与其他中东欧国家相比,从更好的起点受益,现在的经济发达程度几乎与大多数西欧国家一样。

图 1 - 人均 GDP 占欧盟 15 国的百分比(PPS 单位)

图 1 - 人均 GDP 占欧盟 15 国的百分比(PPS 单位)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期欠发达国家将赶上更先进的国家,因为这与各种经济趋同理论一致。[1] 当人们将该地区的增长与经济上更具可比性的国家进行对比时,这一现象的显著性就变得更加明显。以波兰为例,图 2 显示,1990 年,该国的人均 GDP 水平与南非、巴西、北马其顿和土耳其大致相当。然而,在随后的几年里,波兰远远超过了所有这些起点相似的大型经济体,只有另一个增长冠军韩国除外。

[1]

图 2 - 波兰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人均 GDP(PPS,2017 年不变国际美元)

图 2 - 波兰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人均 GDP(PPS,2017 年不变国际美元)

图 3 - 欧盟-中东欧国家通过绿地 FDI 项目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以千计

图 3 - 欧盟-中东欧国家通过绿地 FDI 项目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以千计

挑战

挑战 [2] [3]

人口统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