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从混乱到稳定再回归

地球的一天曾经缩短了五个小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继续延长。

来源:安全实验室新闻频道

地球的一天曾经缩短了五个小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继续延长。

地球每天绕地轴自转一周,每 24 小时完成一次,决定了我们习惯的时间节律。然而,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助理教授莎拉·米尔霍兰表示,地球上白天的长度并不总是那么恒定。

米尔霍兰

“地球经历了比现在更短和更长的白昼时期,”米尔霍兰告诉《生活科学》杂志。 “对此影响最大的是潮汐与月球的相互作用。大约十亿年前,一天只持续了大约 19 个小时。”

采访

根据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康斯坦丁·巴蒂金 (Konstantin Batigin) 的说法,在地球历史的早期阶段,一天的长度甚至可能不到 10 小时。这是因为与火星大小的原行星的巨大撞击加速了地球的自转并导致了月球的形成。随后,来自月球的潮汐力减慢了地球的自转。

康斯坦丁·巴蒂金

地球上的一天有时会超过 24 小时,尽管由于地球熔核、海洋或大气的变化,差异只有几毫秒。

Milholland 解释说,行星自转的速度取决于它的形成方式。太阳周围原行星盘中的尘埃、岩石和气体的碰撞决定了地球的角动量。如果地球形成时离太阳更近,它的自转可能会非常不同。

目前,地球上白天的长度持续变化,尽管变化缓慢。特别是,白昼每百年延长约 1.7 毫秒。巴蒂金解释说,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逐渐发生的,足以使进化过程适应。

延长约 1.7 毫秒 产生摩擦 为必填项

因此,与月球的相互作用、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继续影响着我们星球的自转,使其在每个世纪中都变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