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地球上的恒星能量:ITER 越来越接近可持续的热核聚变
历史上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的磁体已运抵施工现场。
来源:安全实验室新闻频道历史上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的磁体已运抵施工现场。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致力于建造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的科学家们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运行该装置所需的全部 19 个大型环形磁铁最终已运抵法国南部的现场。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人类雄心勃勃的探索利用恒星能量的新阶段的开始。
聚变反应堆35个国家参与ITER项目。他的目标是证明核聚变可以成为一种实用的能源。与分裂重原子核以释放能量和放射性废物的核裂变不同,核聚变是在原子的轻原子核融合在一起时发生的,释放大量能量,而不会产生长寿命的放射性副产品。
ITER 项目的核心是托卡马克装置,这是一个环形设施,旨在容纳和控制发生聚变反应的超热等离子体。这正是磁铁的用途 - 它们产生强大的磁场,防止等离子体接触室壁。
ITER 的巨型磁铁是真正的工程奇迹。每个 56 英尺(17 米)长的线圈都将被冷却至令人难以置信的 -269°C 低温,使其具有超导性。这将产生比地球磁场强30万倍的力。
ITER项目的规模令人惊叹。该装置的中央螺线管将由六个磁性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重 110 吨。托卡马克装置的总重量为23000吨。在这个科技巨头内部,等离子体的温度将达到 1.5 亿摄氏度,比太阳核心的温度高 1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