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从圣经到黑洞:望向太空深渊的牧师
约翰·米歇尔早在爱因斯坦之前就利用牛顿定律预测了黑洞的存在。
来源:安全实验室新闻频道约翰·米歇尔早在爱因斯坦之前就利用牛顿定律预测了黑洞的存在。
黑洞的存在是现代天体物理学中最令人兴奋和神秘的话题之一。尽管它们的真实性长期以来一直被顶尖科学家所否认,但早在 18 世纪,一位英国牧师就发现了这一点
约翰·米歇尔根据牛顿定律,预测了这些空间物体。
约翰·米歇尔1724年出生于英国埃克灵村,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他的父亲吉尔伯特·米歇尔(Gilbert Michell)是该教区的教区长,非常重视独立思考,这一点也遗传给了他的儿子。约翰在剑桥接受教育,在那里他花了 20 多年的时间在神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等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在剑桥,他还表现出自己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实验家,为他的研究独立制造设备。
1750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人工磁铁论》的论文,其中介绍了磁相互作用的平方反比定律。 1760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地震力学的论文,描述了地壳的层状结构,并提出了估计地震震中的方法。这些发现对地球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造磁铁论文他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假设存在具有如此强引力的物体,以至于它们不允许光线离开其表面。 1783年,他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使用牛顿原理解释了光在重力影响下的行为。他计算出,如果这颗恒星质量足够大、密度足够大,它的引力就会捕获光线,使地球上的观察者看不见这样的恒星。这个想法是现代黑洞概念的先驱。
科学历史学家 Alexander Koyre 正如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在 1704 年所写 拉塞尔·麦科马赫 扭力刻度 牛顿光的奇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