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跌跌撞撞地穿过迷雾,20 世纪 70 年代的幻灭
Francine Prose 的回忆录讲述了 26 岁的小说家逃往旧金山,她对陷入困境、日渐衰落的反主流文化英雄的迷恋
来源:哈佛大学报1974 年冬天的一个雨夜,弗朗辛·普罗斯开着一辆别克车在旧金山漆黑的街道上疾驰。开车的是托尼·J·鲁索,他是一名陷入困境的反战活动家,大约两年前,他因泄露五角大楼文件而被起诉并受审。当时 26 岁的普罗斯回忆说,鲁索开车总是疯狂,急转弯,检查后视镜,好像在监视是否有人在跟踪他。
普罗斯在朋友的扑克游戏中遇到了这位告密者,她会花很多个晚上和鲁索在山城里狂奔,听他讲述他在越南和兰德公司(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目睹的不公正。两人在很多方面都不相称(他大 10 岁),但他散发着魅力,是“反战贵族”。
普罗斯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学院 1968 届和哈佛大学文学系 1969 届,她在刚刚出版的《1974:个人历史》一书中,描述了她与鲁索之间奇怪、最终以灾难性结局收场的半浪漫关系,该书涵盖了国家和她本人的一段过渡时期。
1974:个人历史“他本可以拥有航空工程师或分析师这一令人惊叹的职业,但因为去过越南,亲眼目睹了那里发生的事情,所以完全放弃了,”现年 77 岁的普罗斯回忆道。“我非常喜欢那些愿意为所信仰的东西冒险的人。”
“一个人最终写书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脑子里有挥之不去的东西。”
“人们最终写书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脑子里有挥之不去的东西。”
Francine Prose。
图片来源:Frances F. Denny
杰出驻校作家 拉德克利夫学院。她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制作反战海报并参加州议会大厦的示威活动。 1969 年,她的同龄人占领了大学礼堂,以抗议越南战争。
占领大学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