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L. Clarkson 等人的太阳射电爆发各向异性散射交互式可视化工具

湍流日球层对在太阳大气中产生或通过太阳大气观测到的射电辐射特性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密度不规则处的无线电波散射可以加宽观测到的衰减时间和源大小,并改变表观源位置。射电爆发观测和模拟都表明湍流是各向异性的,这可以同时解释观测到的衰减时间和源大小。考虑到 [...]

来源:欧洲太阳射电天文学家社区RSS提要

湍流日光层对太阳大气中产生的或透过太阳大气看到的无线电辐射的观测特征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密度不规则处的无线电波散射可以扩大观测到的衰减时间和源大小,并改变明显的源位置。无线电爆发观测和模拟都表明湍流是各向异性的,这可以同时解释观测到的衰减时间和源大小。考虑到相同密度的湍流会改变太阳外和太阳源以及太阳风中的密度波动,单个湍流模型应该能够解释所有这些观测结果。

Kontar 等人 (2023) 最近发表的文章展示了 0.2-340 MHz 之间注入点源的大规模模拟结果,当发射离开源位置时,会发生多次散射事件。结果表明,解释太阳源特性所需的无线电波散射水平也可以解释太阳系外源的无线电波散射水平。该模型适用于从太阳到 1 天文单位的整个日光层,并通过密度波动的光谱加权平均波数 $\overline{q\epsilon^2}$ 进行量化,该波数与散射率成正比

Kontar 等人 (2023)

\[\overline{q\epsilon^2}(r)R_\odot n^2\simeq 6.5\times10^{14}\left(r/R_\odot – 1\right)^{-5.17}\]

模拟在广泛的参数空间中进行,具有不同的 $\overline{q\epsilon^2}$ 和 $\alpha$ 因子,其中后者量化了密度波动的各向异性($\alpha=1$ 为各向同性情况)。 $\overline{q\epsilon^2}$ 的幅度在 0.5-2 之间,$\alpha$ 的范围在 0.2-0.4 之间,这可以解释大多数观测结果。

由于这些模拟可能非常广泛并且需要大量时间才能运行,我们开发了一个公开可用的基于网络的工具来可视化论文的结果(图 1),可从以下位置获取:

图 1。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