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新的遗传学见解将有助于保护极度濒危的锯鳐
研究一种极度濒危的锯鳐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关键的繁殖信息,凸显了保护西澳大利亚州 (WA) 关键育苗场的迫切需要。绿锯鳐 (Pristis zijsron) 是地球上最大的鱼类之一,体长超过 6 米。它是一种以其标志性的 […] 而闻名的鳐鱼
来源:宇宙杂志研究一种极度濒危的锯鳐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关键的繁殖信息,这些信息凸显了保护西澳大利亚 (WA) 关键育苗场的迫切需要。
绿锯鳐 (Pristis zijsron) 是地球上最大的鱼类之一,体长超过 6 米。它是一种以标志性的锯齿状鼻子或喙而闻名的鳐鱼,生活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
锯鳐 Pristis zijsron由于栖息地丧失和对其鳍和细长喙的非法贸易,该物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因为这些鳍和喙很容易被渔具缠住。
有效保护绿锯鳐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人们对其生殖生物学、谱系关系和近亲繁殖发生率知之甚少。
为了解决这一空白,一项新的澳大利亚研究调查了该物种在一个关键育苗区的遗传学——西澳大利亚州皮尔巴拉南部阿什伯顿河三角洲的河口水域和邻近的潮汐溪流,距离珀斯以北 1,000 多公里。
研究人员利用 2011 年至 2022 年期间收集的 DNA 样本调查了 100 多条绿锯鳐的亲缘关系。他们发现,在此期间有 50 多条雌性绿锯鳐产下后代,其中 9 条曾多次将该地区作为产卵地点。
锯鳐“这些发现对于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表明一些雌性绿锯鳐实际上会返回并重复使用同一地点产仔,”默多克大学可持续水生生态系统中心的 Jack Ingelbrech 博士说,他是发表在《水生保护: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上的研究的共同负责人。
研究 水生保护: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研究区域的绿锯鳐也高度相关,母系和父系同父异母兄弟姐妹的比例很高。至少 88% 的采样锯鳐与至少一个其他个体有三度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