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构建庞大的 6,000 量子比特系统打破了量子记录 - 并且它可以在室温下工作

通过将激光束分成12,000个镊子并捕获6,100个中性原子Qubits制造的新系统,以相干时间达到新的高度。

来源:LiveScience

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破纪录的实验,他们同步了量子阵列中的 6,100 个原子。这项研究可能会带来更强大、容错的量子计算机。

在实验中,他们使用成对的中性原子作为系统中的量子比特(qubit),并使它们处于“叠加”状态来进行量子计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们将激光束分成 12,000 个“激光镊子”,这些镊子总共容纳了 6,100 个量子位。

量子比特

正如 9 月 24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所述,科学家们不仅创造了单个阵列中原子量子比特数量的新记录,还延长了“叠加”相干性的长度。这是量子计算机中原子可用于计算或错误检查的时间——他们将这一持续时间从几秒提高到了 12.6 秒。

自然 Endres 实验室内有 6,100 量子比特阵列 - YouTube 观看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表示,这项研究代表着向大规模量子计算机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技术能力远远超出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他们补充说,这项研究代表了开发使用中性原子架构的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具有技术成就的量子计算机 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这种类型的量子位具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在室温下运行。最常见的量子位类型由超导金属制成,需要昂贵且笨重的设备来将系统冷却至接近绝对零的温度。

绝对零

通往量子优势之路

人们普遍认为,有用的量子计算机的开发将需要具有数百万量子位的系统。这是因为每个功能量子位需要多个纠错量子位来提供容错能力。

广泛相信 纠错量子位 量子纠错 IBM 谷歌 微软 曼努埃尔·恩德雷斯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