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树的农奴制

如果个人不能保住自己赚到的钱,不能建设,不能投资,不能擅自行动,那么旅游收入对统治阶级来说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消费和源源不断的租金。

来源: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信息

旅游业“给国家带来金钱”并因此对“国家”有利的信念植根于一个长期的谬误:重商主义——金钱就是财富的错误观念。这种混乱催生了许多破坏性的意识形态。

金钱本身并不是财富。它只是一种交换媒介,而不是有价值的商品。从经济上来说,重要的不是资金是否流入或流出一个“国家”,而是个人如何使用这些债权。这种流动是否会导致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产出增加——更多的个人消费、更多的生产资本、更多的实际财富?

与任何其他商品一​​样,货币也受供求规律的支配,其跨越想象边界的交换也遵循相同的原则。卖家和买家不断调整他们的活动,以应对价格差异、偏好和期望。

如果旅游业带来了资金流入,但没有伴随着资金需求的增加或相应的商品外流,结果就是价格上涨——使目的地吸引力下降,并通过贸易或游客流入减少而引发自然调整。国家没有必要干预,当然也没有理由认为增加国内货币持有量构成“国家”收益,因为所有这些调整都是由个人行动、价格信号和企业家判断来调节的。

因此,旅游业的净效应与任何其他形式的贸易没有什么不同。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调整,但整体经济只有在实际生产和交换得到增强的情况下才会受益,而不是因为货币跨越了一条假想线。但这是以没有干预的自由经济为前提的。如果人类行动的成果——和平、财产、储蓄、投资和企业制度——受到国家暴力的阻碍,那么每一次交换行为都将成为一种空洞的仪式。

如果钱不能被储蓄、投资和用来积累资本,那么它还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