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B-29 对日战略行动第 2 部分:岛屿行动
波音 B-29 超级堡垒最初在中缅印战区苦苦挣扎,但在战术改变和使用燃烧弹后,却崭露头角。波音 B-29 超级堡垒最初在中缅印度战区运营,结果令人失望、损失惨重、供应问题持续存在,因此在 [...]
来源:The Aviationist波音 B-29 超级堡垒最初在中缅印战区苦苦挣扎,但在战术改变和使用燃烧弹后,却崭露头角。
波音 B-29 超级堡垒最初在中缅印战区执行任务,但结果令人失望、损失惨重,而且供应问题持续存在,波音 B-29 超级堡垒在其预期的高空精确战略轰炸任务中难以取得成功。然而,一旦战术改变并使用燃烧弹,B-29 就崭露头角。
事实上,在克莱尔·陈纳德将军的敦促下,柯蒂斯·李梅将军允许对中国东北的日本汉口补给站进行燃烧弹袭击。 1944 年 12 月 18 日,B-29 轰炸汉口,取得了惊人的战果。近 50% 的目标区域被烧毁,陈纳德在东方使用易燃建筑材料方面的丰富经验被证明是有价值的。
B-29纵火袭击不会对日本的工业实力造成最初预期的精确破坏,但它们不仅会摧毁整个工业区,还会摧毁工人的居住和支持地区,并挫伤民众的士气,从而有效地阻碍生产战争物资的能力。
汉口与英雄
早在美国参战之前,陈纳德将军就一直在中国,目睹日本对中国城市进行燃烧弹轰炸,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比利·米切尔早在 1924 年就指出,东方的城市挤满了木头、纸和其他很容易燃烧的材料制成的建筑。陈纳德主张使用燃烧弹并从 B-29 轰炸机飞行高度较低的高度投放燃烧弹,以提高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