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基因表达的全基因组分析进一步提高茎生物量

高粱是一种根深蒂固、耐热、耐旱的作物,在贫瘠土地上生长茂盛,因其在生物燃料、生物能源和生物聚合物生产中的应用而日益受到重视。

来源:英国物理学家网首页
在高粱 BTx623 的营养阶段对 SbTALE03 和 SbTALE04 进行 RNAscope ISH 验证。这两个基因作为茎中枢转录因子(TF)出现,参与维持和调节茎发育的阶段特异性转录程序。它们属于在不同高粱基因型中具有茎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组之一,这表明它们在基因工程应用中具有普遍重要性和广泛潜力。图片来源:BMC 植物生物学 (2025)。 DOI:10.1186/s12870-025-07303-1
BMC 植物生物学

高粱是一种根深蒂固、耐热、耐旱的作物,在贫瘠土地上生长茂盛,因其在生物燃料、生物能源和生物聚合物生产中的应用而日益受到重视。

遗传、基因组和转录组学资源的最新进展提高了我们对高粱生物学的理解,包括一项研究,确定了构成高粱茎组织(植物总生物量的大部分)的主要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模式,以及潜在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启动子和潜在的调控基因网络。

基因表达模式

但对不同器官类型和发育阶段的功能动态进行全面的全基因组分析仍然有限。特别是,具有茎偏好表达模式或其相关顺式调控元件的候选基因尚未被鉴定,这些基因可能编程关键的茎相关功能并实现器官或组织特异性工程。

候选基因

为了解决这些差距,来自多个研究中心的合作团队重新分析了已发表的 RNA-seq 数据集,以识别具有器官优先表达的基因,并推断主要发育阶段的代表性器官功能。

该研究发表在《BMC Plant Biology》杂志上。

已发布 基因工程 高粱 更多信息: DOI: 10.1186/s12870-025-07303-1

期刊信息:BMC Plant Biology

期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