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是利用细菌的基因来对抗它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抗生素策略,利用脓肿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毒性。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通过细菌的基因来对抗它,该文章首次发表在《科学询问者》上。
来源:Scientific Inquirer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利用细菌自身耐药机制来对抗自身的方法,为治疗某些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提供了一种可能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药物氟苯尼考的结构改良版本利用脓肿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来永久增强抗生素的作用。该方法针对脓肿分枝杆菌和密切相关的细菌物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长期抗生素治疗通常导致的宿主线粒体毒性和微生物组破坏。这种类型的“耐药性黑客”代表了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的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领域。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天的《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
脓肿分枝杆菌是一种快速生长的多重耐药细菌,已知会感染人类。脓肿分枝杆菌被称为“抗生素噩梦”,它拥有一套复杂的内在耐药机制,成为抗生素难以超越的挑战。长期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宿主线粒体毒性,这与听力损失和显着的健康微生物组破坏有关。然而,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很快就会危及患有阻塞性肺病和免疫系统受损(例如患有血液恶性肿瘤的患者)的生命。
“脓肿分枝杆菌感染风险最大的群体之一是重症患者,就像我们在圣裘德医院一样,”圣裘德化学生物学和治疗学系的共同通讯作者 Richard Lee 博士解释道。 “由于这种细菌本质上具有耐药性,因此用强效抗生素治疗患者足够长的时间就意味着只有对抗生素耐药性最强的细菌才能存活,这就是这些感染成为问题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