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IS 研讨会,由 RSIS 客座研究员 Catherine Jones 主持;华威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东亚研究员

地点重点,RSIS活动详情演讲摘要:东南亚国家无论是单独还是集体,都在增加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尽管东南亚国家派遣的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数量很容易被夸大,但他们的贡献的增长和数量是巨大的。 1990 年,东南亚十个国家 […]RSIS 后研讨会,由 RSIS 访问学者凯瑟琳·琼斯 (Catherine Jones) 主持;华威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东亚研究员首次出现在 RSIS 上。

来源:国防与战略研究所

讲座摘要:

东南亚国家无论是单独还是集体,都在增加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捐款。尽管东南亚国家派遣的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数量很容易被夸大,但他们的贡献的增长和数量是巨大的。 1990年,东南亚10个国家只派出了20名部队,不到联合国派遣部队总数的1%。然而,到 2011 年,这一贡献已增至 5% 的峰值。

通过这些贡献,东南亚国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它们没有发生影响其他国家特遣队的丑闻,在提供技术熟练、装备精良的人员方面享有盛誉,在发展专业知识方面建立了区域分工,并拥有维和培训中心网络。此外,为了将人道主义救援纳入维和行动这一更广泛的联合国目标,许多地区维和人员(特别是来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维和人员)拥有提供以人道主义为重点的非战斗性维和行动的专业知识。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不被视为联合国内维和行动的伙伴呢?为什么他们的成功和专业知识在联合国系统中消失了?或者他们的贡献和作用只是未被看到?

本文利用根据中等强国文献修正的框架探讨了这些国家在联合国系统内的机构类型。报告认为,尽管东南亚国家是成功的行动者,有潜力为塑造维和行动做出贡献,并应用从维和行动和人道救援行动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但它们这样做的能力受到联合国内部结构以及该地区结构的阻碍。

关于演讲者:

凯瑟琳·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