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CPI 作为方法论错误的证据
主流经济学家和其他人将消费者价格指数视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然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只不过是代入任意公式的数字的加权平均值。现在是永远结束这场统计游戏的时候了。
来源: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信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 年)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端,是一门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学科。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对人类行为的解释,直到西方国家通过技术和工业革命取得进步,努力将经济学转变为定量科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被认为是经济方法论转变的开始,并引发了关于经济学是定量还是定性的争论。
国富论 现代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本轮班开始定量视角使用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中预期的数学精度来建模和预测经济。定性视角将经济学视为对人类行为和市场的研究,它同样严格,但又受到限制。这种数量上的转变随着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一直持续到20世纪,并刺激了许多新经济统计的发展。其中一个统计数据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是这种方法论错误的一个例子,它放弃了定性方法而转而采用定量方法。
没有价格水平这样的东西
没有这样的事情 价格水平当人们想到价格时,他们想象有一个价格水平,并且可以通过测量时间 A 和 B 之间该水平的变化来确定通货膨胀。这样做的问题是不存在总体价格水平。市场由同意在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进行交换的个人买家和卖家组成。由于这种情况每天持续发生数亿次,因此无法衡量稳定的价格水平。这就像试图将一大群蜜蜂的行为提炼为一个数字。
大量蜜蜂[阅读更多:乔纳森·纽曼的“揭露价格水平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