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采砂威胁亚洲最大湖泊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支持重要的渔业和野生动物
来源:Science Magazine对沙子的需求激增可能会导致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急剧萎缩。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为混凝土、玻璃和垃圾填埋场提取沙子的采矿业正在改变湄公河的水流,这可能会阻碍该地区最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渔业的供水,而渔业是数百万人的生存来源。
华盛顿特区智库史汀生中心的水政策专家布莱恩·艾勒 (Brian Eyler) 表示,采砂问题“以前已有记录,但尚未得到充分理解”。他希望这项新研究“能够将这个问题提升到能够得到良好和有用关注的水平”。
洞里萨湖生物丰富性背后隐藏着一种不寻常的水文现象。它位于柬埔寨中部金边西北部,通过 120 公里长的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在11月至4月的旱季期间,河流将湖泊排干,湖泊缩小为数千平方公里的浅水体,可容纳1至2立方公里的水。但在五月至十月的雨季期间,湄公河水位上升使洞里萨河的水流发生逆转,为湖泊注入水而不是排干。洪水脉冲使湖面面积扩大了四到六倍,水量增加到80立方公里。
洪水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支持渔业,历史上年产量高达 25 万吨,尽管近年来产量急剧下降。墨尔本大学的保护生物学家爱丽丝·休斯说,这个湖使湄公河“可能成为全球淡水鱼迁徙最多样化的系统”。她指出,这条河流和湖泊里栖息着大约 1400 种鱼类,其中四分之一是独一无二的。洞里萨湖湿地为稀有和濒临灭绝的水鸟提供了栖息地,在旱季,湖水有助于增加湄公河的流量,防止盐水爬上湄公河三角洲。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