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130 亿年前的信号最终可能揭示第一批恒星
天文学家正在通过检查大爆炸后不久氢原子留下的古老 21 厘米无线电信号,发现研究宇宙第一批恒星的新方法,这些恒星距离太远且微弱,无法直接观察。了解宇宙如何从完全黑暗转变为第一缕星光标志着 [...]
来源:SciTech日报天文学家正在通过检查大爆炸后不久氢原子留下的古老 21 厘米无线电信号,发现研究宇宙第一批恒星的新方法,这些恒星距离太远且微弱,无法直接观察。
大爆炸了解宇宙如何从完全黑暗转变为第一缕星光标志着宇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被称为宇宙黎明。然而,即使是当今最先进的望远镜也无法直接捕获这些最早的恒星,这使得揭示它们的基本属性成为天文学最困难的任务之一。
由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现已证明,可以在特定的无线电信号中找到有关这些第一批恒星质量的线索。该信号是由氢原子产生的,氢原子填充了早期恒星形成区域之间的空间,并且起源于大爆炸后约一亿年。
通过研究最早的恒星及其遗迹如何改变这一信号(即 21 厘米信号),科学家们表明,即将建成的射电天文台有可能揭示年轻的宇宙如何从几乎均匀的氢云演化为今天所见的结构丰富的宇宙。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自然天文学“这是一个了解宇宙第一道光如何从黑暗中出现的独特机会,”合著者、剑桥天文研究所的阿纳斯塔西娅·菲亚尔科夫教授说。 “从寒冷、黑暗的宇宙到充满星星的宇宙的转变是一个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