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智能海绵状设备从薄空捕获水
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类似海绵的设备,该设备从稀薄的空气中捕获水,然后使用太阳的能量在杯子中释放出来,即使在较低的湿度下,诸如雾气收集和辐射冷却的其他技术也在努力。在广泛的湿度水平(30 - 90%)和温度(5-55摄氏度)中,水流装置保持有效。
来源:Scimex媒体版本
来自:rmit大学
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类似海绵的设备,该设备从稀薄的空气中捕获水,然后使用太阳的能量在杯子中释放出来,即使在较低的湿度下,诸如雾气收集和辐射冷却的其他技术也在努力。
在广泛的湿度水平(30 - 90%)和温度(5-55度摄氏摄氏度)中,水流装置保持有效。
来自墨尔本RMIT大学的高级研究员Derek Hao博士说,该发明依靠精致的Balsa Wood自然海绵状结构,被修改为从大气中吸收水并按需释放它。
团队为他们的研究而开发的基于木材的复合材料将其贴合成圆顶盖和抗污染托盘,冷却机构和由太阳提供动力的激活系统。
“世界各地数十亿人缺乏可饮用的水,每年数百万人死于水传播疾病,” RMIT科学学院的材料科学家和环境工程师Hao说。
hao是该研究的通讯作者,该研究是与Zhejiang A&F大学的Junfeng Hou博士领导的五家中国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
“我们的团队发明了一种设备,其中包括伍德的海绵状脚手架,氯化锂,氧化铁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层和其他专业特征,”霍说。
团队使用人工智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准确预测和优化设备的水收集和排放性能。
分水岭
海绵状材料是一种早期实验室原型,当杯子的盖子打开时,会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当盖子在阳光下关闭时,水就会释放到杯子中。
“在室外测试中,我们的设备在一夜之间捕获了2.5毫升水,并在白天释放大部分水,每天收集水效率为94%,” Hou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