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海洋中的百年历史的汞污染威胁北极野生动物

北极野生动植物汞含量由于洋流的运输污染而升高,尽管全球排放减少。

来源:Scientific Inquirer

尽管汞排放的全球减少,但北极野生动植物的汞浓度仍在上升。奥尔胡斯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洋流可能正在将遗产汞污染运送到北极,这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长期威胁。

自然通讯

“我们已经监测了北极动物的汞已有40多年的历史。尽管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排放量下降,但我们看到北极浓度没有相应的降低,相反。

水星从煤炭燃烧和黄金开采等来源释放到大气中,可能会在空中持续大约一年。但是,一旦它进入海洋,它可能会持续300多年。这意味着,即使当前的排放减少,北极也可能会继续经历数百年来的汞水平升高。

汞在北极野生研究人员中的指纹分析了700多个环境样品,包括北极熊,海豹,鱼类和泥炭的组织,从过去40年中从格陵兰岛进行。通过检查六个常见的汞同位素的组成,他们确定了与海洋电流模式保持一致的不同区域差异。

“这些同位素签名的作用就像指纹,揭示了水星的来源和运输途径,”阿尔胡斯大学的高级研究员JensSøndergaard解释说。

例如,西部格陵兰中部受大西洋流动的影响,而其他地区则由北极洋流主导。

对全球汞法规的影响

汞是一种有效的神经毒素。在北极顶部捕食者(如北极熊和齿鲸)中,浓度现在比工业化之前高20-30倍。这不仅给野生动植物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而且对依赖海洋哺乳动物食物的土著社区构成了严重的风险。

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