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MIT物理学家提出了首先提出的“中微子激光”
超冷的放射性原子可能会产生激光样中微子束,有可能为研究这些难以捉摸的颗粒,甚至可以实现新形式的通信开辟新的途径。中微子的每一个瞬间,都穿过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物体,而无需留下痕迹。这些类似幽灵的颗粒比电子小,比光子较轻,是[...]
来源:SciTech日报超冷放射性原子可以产生类似激光的中微子束,有可能为研究这些难以捉摸的粒子开辟一条新途径,甚至实现新的通信形式。
每时每刻,中微子洪流都会穿过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物体,不留痕迹。这些幽灵般的粒子比电子小,比光子轻,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大质量粒子。
中微子的确切质量仍然未知。由于它们非常微小,并且很少与物质相互作用,因此测量它们非常具有挑战性。为了探究这一点,科学家们使用核反应堆和大型粒子加速器来制造不稳定的原子,这些原子会衰变成包括中微子在内的多种副产品。这些设施产生中微子束,研究人员可以研究中微子束的质量等特性。
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现在描述了一种更紧凑、更有效的方法来产生中微子,可以在桌面上进行。
麻省理工学院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物理学家介绍了“中微子激光”的概念——通过激光将放射性原子气体冷却到比星际空间更低的温度,可以产生中微子爆发。在如此寒冷的温度下,研究小组预测原子应该表现为一个量子实体,并同步放射性衰变。
物理评论快报放射性原子的衰变自然会释放出中微子,物理学家表示,在相干的量子态中,这种衰变会随着中微子的产生而加速。这种量子效应应该会产生放大的中微子束,与放大光子以产生传统激光的方式大致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