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眠的动物不会口渴?

人类不能长时间不喝水,否则会感到口渴,需要喝一杯清凉的饮料。那么冬眠的动物是如何抑制连续数月寻找水源的需要的呢?新研究表明,对于一种动物来说,这一切都在于思想。一种松鼠,十三线地松鼠(Ictidomys tridecemlineatus),[…]

来源:宇宙杂志
十三线地松鼠 (Ictidomys tridecemlineatus)。图片来源:© Jonathan Bayer,部分权利保留 (CC BY)
十三线地松鼠 (Ictidomys tridecemlineatus)。图片来源:© Jonathan Bayer,部分权利保留 (CC BY)
Ictidomys tridecemlineatus CC BY

人类不能长时间不喝水,否则会感到口渴,需要喝一杯清凉的饮料。那么冬眠动物如何抑制几个月来寻找水源的需要呢?

新的研究表明,对于一种动物来说,一切都取决于心理。

一种松鼠,即十三线地松鼠(Ictidomys tridecemlineatus),通过减少特定神经元子集的活动来控制口渴,从而降低其对口渴信号的敏感性。

松鼠 Ictidomys tridecemlineatus

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研究 科学

这些神经元位于被称为脑室周围器官的大脑结构中 - 大脑、血液循环和脑脊液之间的连接点。

松鼠 - 也称为条纹地鼠 - 广泛分布于北美的草原和大草原。该物种在温暖的月份里自由进食和饮水,但在冬眠期间避免进食和饮水,冬眠可持续 6 至 8 个月。

在此期间,松鼠在两种生理状态之间循环:麻木和间歇性觉醒。

松鼠

处于麻木状态的十三纹地松鼠不活跃,新陈代谢受到抑制,体温为 2°C 至 4°C,持续 2 至 3 周。然后,在自发的 24 至 48 小时间歇性觉醒期间,它在洞穴周围移动,体温上升到 37°C。

“我们认为松鼠使用双管齐下的策略来优化节水,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口渴,”作者在论文中写道。

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抗利尿激素释放神经元在低于 10°C 的温度下会被激活。

之前的研究

抗利尿剂会减少排尿,因此这会在从麻木状态过渡到间歇性觉醒期间促进水分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