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主义的历史观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最出色的骗局或许就是让人们相信,一个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通货膨胀,而且是大量的通货膨胀。然而,正如大卫·戈登 (David Gordon) 指出的那样,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 雄辩地解释了通货膨胀为何破坏了自由市场经济。

来源: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信息

众所周知,凯恩斯勋爵赞成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他认为,扩大货币供应量是绕过商业周期的一种方式,可以让繁荣持续下去。当然,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告诉我们,这种政策行不通,如果继续下去,将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彻底摧毁货币的使用。凯恩斯也有通货膨胀主义的历史观,根据这一观点,从长远来看,价格的总体趋势趋于上升。他认为这会带来进步,原因与他的商业周期理论不同。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批评了凯恩斯对这一观点的论据,我想在本周的专栏中讨论这些论据。

米塞斯这样总结通货膨胀主义的历史解释:

总结
一种非常流行的学说认为,货币单位购买力的逐步降低在历史演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人断言,如果货币供给量没有超过货币需求量,人类就不会达到今天的幸福状态。由此导致的购买力下降,据说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劳动分工的加强和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使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百倍,而这只有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世界才会发生。通货膨胀创造繁荣和财富,通货紧缩则带来困境和经济衰退。对政治文献和几个世纪以来指导各国货币和信贷政策的思想进行调查表明,这种观点几乎被普遍接受。尽管经济学家们发出了种种警告,但它至今仍然是外行经济哲学的核心。它也是凯恩斯勋爵及其在两个半球的弟子教义的精髓。
承认 提出 价格

成为 2025 年会员!

成为 2025 年会员! 成为 2025 年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