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在迁徙时可能会与其他物种“交谈”

一项对数千小时飞行呼叫的研究表明,鸣禽在迁徙过程中可能与其他物种建立了社会联系,甚至可能交换有关旅程的信息。现在是时候从社会角度重新思考鸣禽迁徙了,伊利诺伊大学助理教授、论文主要作者 Benjamin Van Doren 表示 […]

来源:宇宙杂志
美洲红尾鸲 (Setophaga ruticilla)。图片来源:Andrew Dreelin
美洲红尾鸲 (Setophaga ruticilla)。图片来源:Andrew Dreelin

一项对数千小时飞行鸣叫的研究表明,鸣禽在迁徙过程中可能与其他物种建立了社会联系,甚至可能交换有关旅程的信息。

研究

伊利诺伊大学助理教授、《当代生物学》上发表的研究的主要作者 Benjamin Van Doren 表示,现在是时候从社会角度重新思考鸣禽迁徙了。

当代生物学

“这项研究确实质疑了长期以来认为鸣禽独自迁徙、完全遵循自己本能的观点,”Van Doren 说。

Van Doren 及其同事使用机器学习来处理和分析来自北美东部 26 个地点的 18,300 小时秋季夜间鸟类迁徙的声学记录。他们检测到了 27 种鸟类的标志性飞行叫声,其中包括 25 种采样良好的鸣禽。

该团队测量了不同物种的叫声在同一录音中同时出现的频率——测试间隔为 15、30 和 60 秒——并发现物种之间的关联比偶然预期的更强。

在翅膀大小和叫声相似的物种之间,这些社会关联更强。

“翅膀大小相似的物种更容易产生联系,而翅膀长度与飞行速度直接相关,”Van Doren 说。“如果你想象两个物种因为翅膀相似而以相似的速度飞行,那么它们就更容易粘在一起。

“至于发声,物种的叫声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一致,因为这种社会联系,或者碰巧发出类似叫声的物种更有可能相互吸引。”

去年 迁徙 迁徙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动态,该团队现在计划在每只鸟身上安装微型麦克风,以跟踪它们在迁徙过程中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