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的巨型两栖动物在2.3亿年前的神秘大众死亡之后发现了完美的死亡姿势

深入的评估表明,数十个巨型两栖动物死于古老的洪泛区。根据2025年4月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大约2.3亿年前,数十名两栖动物一起死于一个古老的洪泛区。在[...]

来源:SciTech日报
Buettnererpeton Bakeri 的头骨 2.3 亿年来第一次“看到”了光。标本的这一面是在威斯康星大学地质博物馆的化石制备实验室中发现的。图片来源:Dave Lovelace,CC-BY 4.0
CC-BY 4.0

一项深入评估显示,数十只巨型两栖动物死于古老的洪泛区。

根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 Aaron M. Kufner 及其同事于 2025 年 4 月 2 日在开放获取期刊 PLOS One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大约 2.3 亿年前,数十只两栖动物在一个古老的洪泛平原上一起死亡。

PLOS One

在恐龙时代的早期,鳄鱼大小的两栖动物(称为变龙科 temnospondyls)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拥有大量此类动物的化石遗址并不少见,但了解这些骨床的形成方式一直具有挑战性,这通常是由于背景证据有限或分析不足。

独特的化石遗址:Nobby Knob

在这项研究中,库夫纳和同事对怀俄明州杜波依斯的诺比诺布 (Nobby Knob) 遗址进行了深入评估,在该遗址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名为 Buettnererpeton Bakeri 的 temnospondyl 化石遗骸,其历史可追溯至大约 2.3 亿年前。细粒的古代土壤和细层沉积物表明这些化石被埋在洪泛区环境中。

Buettnererpeton 面包店
从 Nobby Knob 骨床中选择 Buettnererpeton 面包的标本。图片来源:Kufner 等人,2025,PLOS One,CC-BY 4.0

与类似地点不同,水面显然非常平静,因为即使是骨骼中非常脆弱的部分也完好无损,而且骨骼的排列方式也没有暗示强烈的水流。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动物可能作为繁殖地集中在该地区,或者由于干旱导致水道受限,最终被埋葬在一起。

科学意义和未来研究

比特纳雷佩顿, 物种 三叠纪 公共图书馆一 谷歌 发现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