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入地研究蛋白质结构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布巴内斯瓦尔国家科学教育与研究学院 (NISER) 的科学家发现了革兰氏阴性菌对药物 PC190723 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揭示了蛋白质分子内相互作用(如盐桥)如何阻止药物有效结合。

来源:IndiaBioscience

布巴内斯瓦尔国家科学教育与研究研究所 (NISER) 的科学家发现了革兰氏阴性菌对药物 PC190723 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揭示了蛋白质分子内相互作用(如盐桥)如何阻止药物有效结合。

国家科学教育与研究研究所 发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称,抗生素耐药性 (AMR) 已成为世界上最紧迫的健康问题之一。虽然抗生素通过治疗无数疾病彻底改变了医学,但其滥用和过度使用,尤其是在 20 世纪后期,导致了广泛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随着技术的进步,抗生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促使科学家针对细胞生存所必需的蛋白质开发新药。

th

布巴内什瓦尔国家科学、教育与研究学院 (NISER) 副教授、该研究的共同作者 Ramanujam Srinivasan 强调了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Srinivasan 与印度科学教育与研究学院浦那分校 (IISER Pune) 的 Gayathri Pananghat 实验室合作,他们的研究团队强调了了解蛋白质结构对于开发抗生素的作用。他们发现了改变 PC190723 药物活性的细微差异。

Ramanujam Srinivasan 国家科学、教育和研究研究所 最近的研究 印度科学教育和研究研究所浦那 苯甲酰胺 FtsZ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这一限制促使 Srinivasan 和他的研究生 Sakshi Poddar 进一步研究。
盐桥 水平基因转移。
导致这种耐药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 因此,精心设计抗生素对于克服抗生素耐药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