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干热、湿热和湿地甲烷排放
复合天气事件(例如极冷或高温与严重干旱或降水相结合)对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大于离散极端天气。
来源:Eos杂志来源: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热浪、干旱和极端降水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例如,2003 年欧洲热浪——欧洲大陆几个世纪以来最热的夏天——导致高山沼泽中的泥炭藓大量死亡,沼泽至少花了 4 年时间才恢复。
发生得越来越频繁 欧洲热浪 泥炭藓随着生态系统在极端条件下衰退,陆地、水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极端高温下,植物通过关闭用于吸收碳的气孔来防止水分流失,从而将更多的碳留在大气中,并形成一个可以增强变暖的反馈回路。
关闭气孔 反馈回路湿地是全球大气甲烷的最大天然来源,其中的有机物质被水下的微生物分解产生甲烷。Lippmann 等人利用这些潮湿的环境作为天然实验室,评估了极端气候事件如何影响全球 45 个通量塔站点的湿地甲烷排放。
最大的天然来源 Lippmann 等人 Lippmann 等人 通量塔站点作者使用从 1982 年 1 月到 2020 年 12 月的气候数据来识别热浪和干旱等极端事件。他们发现了离散事件(例如,仅炎热)和复合事件(例如,炎热和干燥)。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可以在事件结束后至少在生态系统中持续一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增多、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湿地甲烷排放量也可能增加。(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https://doi.org/10.1029/2024GB008201,2024 年)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https://doi.org/10.1029/ 2024GB008201—Aaron Sidder,科学作家
引用: Eos,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