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法到原型:“Particle.io”

今天我想谈谈 IoT(“物联网”)平台“Spark”,该平台于 2012 年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推出。不,这个项目还没有死。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开始快速的成长和发展。此外,这个平台最近获得了一个新名称——Particle。他们在博客中解释说,以前的名称使用户与 Autodesk Spark、SparkFun、Spark NZ 等资源名称混淆。我建议您阅读有关该平台的材料的第一部分。

来源:Robogeek新闻频道(关于机器人技术的俄罗斯与世界新闻)

今天我想谈谈 IoT(“物联网”)平台“Spark”,该平台于 2012 年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推出。不,这个项目还没有死。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开始快速的成长和发展。此外,该平台最近获得了一个新名称——Particle。他们在博客中解释说,以前的名称使用户与 Autodesk Spark、SparkFun、Spark NZ 等资源名称混淆。我建议您阅读有关该平台的材料的第一部分。

追根溯源

追根溯源

这一切都始于一种名为“Core”的设备的生产。该设备是使用 Wi-Fi 连接互联网的设备的开发套件。它本质上是互联硬件产品或项目的“大脑”。 Core 上有一个微控制器,这是一种小型、廉价、低功耗的计算机,一次只能运行一个程序。微控制器打开,运行程序,并告诉设备的其余部分要做什么。它没有像计算机那样的操作系统。该设备仅运行一个应用程序(固件),该应用程序可以很简单,只需几行代码,也可以非常复杂,具体取决于您想要执行的操作。

核心有一组“引脚”(伸出电路板的腿),称为“GPIO”(通用输入和输出)输入/输出引脚。它们可以连接到传感器或按钮以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也可以连接到灯和电机以影响周围的世界。

设备尺寸:

设备尺寸:
    长度:37mm宽度:20mm高度:12mm重量:14克
  • 长度:37mm
  • 宽度:20mm
  • 高度:12mm
  • 重量:14克
  • 对“灌装”的描述要从主控器件——STM32F103CB单片机开始。

    微控制器 STM32F103CB。

    该微控制器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 ARM 32 位 Cortex-M3 处理器
  • 工作频率 72 MHz
  • 128KB 闪存
  • 20KB S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