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MUB 有效利用 BEA 合作伙伴网络来调动国际资源。2018 年,GGGI 和 ICLEI 东亚支持乌兰巴托制定了一份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项目提案,提交给国家适当缓解行动 (NAMA) 基金,旨在为多户住宅建筑改造设立一个能效基金,并设立辅助财务机制,包括分期付款、基于绩效的合同和标准报价计划。2018 年的首份提案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在多个部委和当地利益相关者的大力支持下,2019 年的提案入围。详细准备阶段 (DPP) 于 2021 年第二季度完成,并于 2021 年 7 月向技术支持部门 (TSU) 提交了完整提案。实施补助金正在等待 TSU 批准,预计将于 2022 年第一季度完成。
纳莱赫是乌兰巴托九个区之一,人口约 38.7 万。纳莱赫位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南部,是蒙古第一座煤矿的所在地。纳莱赫煤矿开采始于 1915 年,1981 年达到顶峰,约有 1,500 人受雇,每年生产 100 万吨煤。纳莱赫当时是蒙古的工业化中心,为乌兰巴托第一火力发电厂供应煤炭。1932 年,首先建造了一座 60kW 的煤电厂,然后在 1936 年建造了一座 120kW 的煤电厂,并一直使用到 1939 年,当时在中央发电厂和纳莱赫之间建造了一条 35kW 的输电线,为位于纳莱赫的许多工厂供电。如今,纳莱赫的电力由火力发电厂供应
本报告由 IRENA 在奥尔堡大学的技术支持下编写。以下蒙古专家提供了意见、反馈和数据收集支持:Ganzorig Shagdarsuren、Enkhtuya Yondonjamts 和 Namjiljav Batchuluun(蒙古能源部)、Batjargal Zamba(蒙古环境和旅游部)、Enkhjargal B.(能源监管委员会)、Erdenebayar Batbuyan 和 Batmend Luvsandorj(乌兰巴托区域供热公司)、Ulemj Damiran 和 Byambatsogt Pashka(蒙古科技大学)和 Byambatumur(科布多)。以下国际专家也提供了进一步的意见:Lars Gulev(VEKS,丹麦)、William Kwihyun Kahng(韩国区域供热公司)、Bayarkhuu Chinzorigt(GGGI)、Dunja Hoffmann(GIZ)和 Yasin Janju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缩写 ADB – 亚洲开发银行 BESS – 电池储能系统 CES – 中央能源系统 CHP – 热电联产 CoUE – 未服务能源成本 CO 2 – 二氧化碳 EA – 执行机构 EENS – 预期未服务能源 EFR – 增强型频率调节 EIRR – 经济内部收益率 ERC – 电力监管委员会 FIRR – 财务内部收益率 FiT – 上网电价 FS – 可行性研究 GDP – 国内生产总值 GOM – 蒙古政府 HLT – 高级技术 MOE – 能源部 MOF – 财政部 NPTG – 国家输电网公司 TA – 技术援助 TOR – 职权范围 UB – 乌兰巴托 WACC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016 年 12 月 8 日,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签署了《亚洲公路网国际道路运输政府间协定》。这是首份正式将亚洲公路网用于国际道路运输的协议。该协议为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之间的新三边合作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三国高层致力于改善三国之间及其他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的决心。这是一项运营协议,将使基础设施网络成为促进贸易和人员互联互通的动力,特别是对内陆蒙古,并使该网络成为多边和区域合作的平台,通过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俄罗斯联邦和中国提供新的连接,并为内陆蒙古提供海上通道。该协定开通了乌兰乌德(俄罗斯)—乌兰巴托(蒙古)—北京(中国)—天津口岸(中国)的亚洲公路网3号线和新西伯利亚(俄罗斯)—乌鲁木齐(中国)—喀什(中国)—洪其拉夫(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的亚洲公路网4号线,成为中蒙俄三边经济合作倡议最实质性的成果。该协定将继续向其他亚洲公路网成员国开放,以进一步加强区域联系。
1 国家环境研究所卫星观测中心,16-2 Onokawa, Tsukuba 305-8506, Japan 2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Istituto Scienze dell'Atmosfera e del Clima, via Fosso del Cavaliere 100, 00133, Rome, Italy 3 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46 号,邮编 100081 4 巴伦西亚大学地球科学系,Burjassot,巴伦西亚,西班牙 5 千叶大学环境遥感中心,千叶 263-8522,日本 6 首尔国立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首尔 08826韩国第七部延世大学大气科学系,首尔 03722,韩国 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中国 9 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环境测量与分析中心,茨城县筑波市小野川 16-2 305-8506,日本 10 印度地球科学部热带气象研究所,浦那 411 008,印度 11 印度地球科学部气象局环境监测与研究中心,Mausam Bhawan,Lodi Road,新德里 110 003,印度 12 泰国全球变暖学院,Napamitr 基金会,234/88 Asoke-Din Daeng Road,Bang Kapi 区,Huai Khwang 区,曼谷 10310,泰国 13 物理学蒙古科技大学理学院,216046,乌兰巴托,蒙古 14 富山大学理工学院(理学系),3190 Gofuku,富山 930-8555,日本 15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UMBC)地球系统技术联合中心(JCET),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21228,美国 16 达沃斯物理气象观测站,世界辐射中心,Dorfstrasse 33,7260 达沃斯,瑞士 17 东北大学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研究中心,仙台 980-8578,日本 18 气象研究所,气象局,长峰,筑波,茨城 305-0052,日本 19 空间应用和临近预报,气象局, Fitzroy Road,埃克塞特,EX1 3PB,英国 20 东京理科大学理学研究生院,东京 162-8601,日本 21 印度天体物理研究所,第二区 Koramangala,班加罗尔 560 034,印度 22 雷丁大学气象学系,雷丁,RG6 6BB,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