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B – 亚洲开发银行 BTH – 京津冀 CO 2 – 二氧化碳 CAB – 清洁空气债券 EA 执行机构 EEB – 生态环境局 ESCO – 能源服务公司 EMP – 环境管理计划 EMS – 环境监测站 EMoP – 环境监测计划 ESMS – 环境和社会管理体系 GFP – 绿色融资平台 GAP – 性别行动计划 I&G – 中国投资担保公司 ND – 未检测到 PMO – 项目管理办公室 PRC – 中华人民共和国 SDIC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京津冀作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京津冀区域环境指标的关联性研究较为广泛,但贸易活动中隐藏的城市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利益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城市级投入产出表,考察京津冀消费中蕴含的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利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之间大气污染物和增加值的转移流导致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与经济利益交换不平等。北京通过贸易获得的增加值(38.40%)高于京津冀消费需求带来的大气污染物当量(APE,1.75%);唐山、石家庄和邯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高于它们通过贸易获得的利益。研究结果为城市间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摘要:京津冀是我国重点发展区域,可再生能源产业尤受关注。本文旨在将空间信息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相结合,揭示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产业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格局,京津冀区域可再生能源产业2005—2010年Moran’s I=0.385579,2010—2015年Moran’s I=0.319463,2015—2020年Moran’s I=0.329409。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京津冀区域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水平并未提高,但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交通运输和商业水平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趋于显著集聚。通过Moran指数发现京津冀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格局,通过热点分析发现产业集聚主要发生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张家口,这可以用城市化带来的要素集聚效应来解释。但进一步计算区位商、赫尔曼系数和基尼系数,发现京津冀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单极集聚效应在减弱。进一步的三相空间椭圆更形象地揭示了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在过去20年中持续形成的良性产业扩张。产业从首都北京起步,向西南转移,带动了河北、天津等地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了京津冀经济圈协同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结合的产物,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具体的传导路径。本研究选取2011—2020年京津冀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等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影响最显著,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产业结构转型速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无显著影响;经济发达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较高的组和技术发达组,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经济欠发达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较低的组和技术欠发达组,促进作用较小。研究结果为制定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政策提供有力的参考。
北京针对数据中心提出的严格电力提案使其领先于大多数区域市场;新加坡仍处于数据中心建设暂停阶段,政府正在寻找解决电力问题的方案。即使没有这样的规定,新设施的开发也已经蔓延到北京周边的天津和河北,甚至更远的山西和内蒙古。京津冀地区反而发展成为华北地区的数据中心枢纽。天津和河北不仅是灾难恢复设施的所在地,而且是更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中有区域分配给超大规模云设施和可再生能源。最近的提案更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它将加快北京小型设施的升级和整合,而严格执行法规将促进 PUE 优化并迫使供应商采用可再生能源。尽管如此,新的要求预计不会对运营造成重大阻力,因为北京的主机托管空间更为宝贵。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等供应商在北京和上海的主机托管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处于令人羡慕的地位,因为进入这两个市场的门槛现在高得多。这种情况并非北京独有,在上海和其他主要数据中心枢纽也很普遍,因为中国这些主要市场的制约因素对超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我们价值 100 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依赖于可靠的货运。尽管货运和物流仍排放出全球 11% 的温室气体,并且是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但该行业正在加紧努力并承担责任。全球 90 家最大的运输公司中约有一半已设定减排目标,以帮助实现我们共同的《巴黎协定》气候目标。超过 170 家公司使用智能货运中心 (SFC) 的 GLEC 框架和已发布的 ISO 14083 标准持续计算和报告全球物流排放量。向 CDP 报告的 960 家运输公司正在制定气候行动计划,但这些计划仍需加强。在众多减少排放的行动中,政府和行业都将零排放卡车作为优先事项。加州、欧盟、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政府正在收紧排放和燃料标准,或要求出售的新卡车实现零排放。托运人和承运人承诺通过可持续货运买家联盟、EV100+ 和先行者联盟购买或签约零排放卡车。中国占全球排放量的 27%,在零排放货车和卡车市场占有 62% 的份额,因此可以在国内外向零排放公路货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2022 年,上汽集团中国分公司与 26 个政府机构、公司和其他组织共同发起了“零排放货运倡议”(ZEFI),旨在加速零排放卡车的采用并提高效率。我们共同编写了 2022 年第一份中国零排放货运报告,该报告描述了中国公路货运行业的趋势、零排放卡车技术和销售的发展,以及零排放卡车销售增加可能带来的减排量。它还分析了零排放卡车发展的障碍和驱动因素,包括充电基础设施、购买和运营成本以及政府政策。为了将这些见解付诸行动,报告最后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提出了行动建议,包括货运所有者、运输公司、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能源和基础设施提供商。我们希望这份报告能够增加人们对零排放卡车机遇的认识,并鼓励所有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作为 ZEFI 的秘书处,SFC 中国将继续与利益相关者举行年度峰会和深入讨论会,支持京津冀地区的电动卡车试点项目,并为企业提供在中国部署零排放卡车的具体指导方针和工具。明年,我们将在第二份零排放货运报告中报告后续进展。我衷心鼓励所有希望为中国未来零排放公路货运做出贡献的公司和组织加入 ZEFI。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就能取得成功,不仅能造福中国的个人和公司,还能造福全世界。Sophie Punte 智能货运中心创始人兼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