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研究在淬火和回火条件下42CRMO4钢的微结构特征,环状轴向行为和应变反应。42CRMO4钢以杆状形式制备,并进行淬火和回火。进一步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以确保所有方向的晶粒尺寸和分布均匀。此外,还进行了拉伸测试,以确定材料的最终应力和平均屈服强度分别为1113.182 MPa和736.634 MPa。还以0.35%,0.50%,0.65%,0.80%,0.95%和1.10%的应变幅度进行低周期疲劳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指定的应变幅度均表现出循环应激软化。应变控制的疲劳测试进一步表明,合金在前几个周期后经历了循环软化,直到失败。以较高的应变幅度增加了以软化比(SR)为特征的软化程度,稳定在0.58%至1.10%之间。磁滞回路的形状通常是对称的,这归因于滑移变形模式。这种42CRMO4钢易受相对于应变振幅和负载方向的动态应变老化的影响。使用Coffinmanson方程和塑性应变能量密度方程式,在中年确定的应变控制的轴向疲劳特性与良好的生活预测相关。因此,研究观察到,使用SEM的分子分析表明,在单调和循环载荷下,在42CRMO4钢上进行了多个裂纹启动,其特征是同时滑移出现。
摘要 近年来,为了改善飞机涡轮盘的疲劳性能,镍基高温合金的制造工艺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导致晶粒尺寸减小。事实上,粒度的变化会影响疲劳裂纹的起始模式以及材料的疲劳寿命。本研究旨在研究新开发的镍基高温合金在双轴平面载荷下的疲劳行为。在不同应力比下进行低周疲劳 (LCF) 试验,以研究多轴应力状态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使用数字图像相关 (DIC) 技术获得全场位移和应变测量以及裂纹起始检测。给出了与不同载荷比相关的结果,并给出了适当的双轴寿命预测。提到了每种载荷情况下的裂纹检测、应变幅度和裂纹起始循环数与三轴应力比的关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断口研究发现,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与三轴应力比无关,大多数疲劳裂纹都是从表面下的碳化物萌生的。关键词 – 多轴疲劳、十字形试样、镍基高温合金
退火对 SAE 202 和 440C 钢疲劳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 M. Sreeteja*、S. Pranavadithya、V. Nitish 和 Gunda Sowmya 机械工程系,Vidya Jyothi 理工学院,海得拉巴,印度 2017 年 5 月 1 日接受,2017 年 5 月 2 日在线提供,第 7 卷,第 3 期(2017 年 6 月)摘要 近来,由于多种多样的负载条件、复杂的几何形状以及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预测工程部件疲劳寿命的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当前的研究包括定量测量退火对 SAE 202 和 440C 钢疲劳寿命的影响。从结果来看,很明显,两种钢的疲劳寿命都因退火而有明显的提高。然而,与 SAE 202 相比,440C 钢的疲劳寿命改善程度更大。关键词:疲劳、退火、热处理、低周疲劳、440C、SAE 202、1. 引言 1 疲劳寿命是任何材料的重要特性
gruppofraattura.it › paper › download PDF 一月 22, 2023 — 一月 22, 2023 主要负载循环,例如飞机发动机的地-空-地循环和备用发电的启动/停止循环,会导致疲劳寿命...
10. 循环变形低周疲劳试验的其他研究....................................................................................................................................46 A. 实验结果....................................................................................................................................................................46 B. 分析....................................................................................................................................................................................................49 c.“单周”试验......................................................................................................................................................................49 . ...
10.循环变形低周疲劳试验的其他研究 .....................46 A.实验结果 ....................46 B.分析。。。。。。。。。。。。。。。。。。。。。。。。。。。。。。。49 c。 “单循环”测试。。。。。。。。。。。。。。。........51 11.一般低周疲劳假说 .............55 A. 假设。。。。。。。。。。。。。。。。。。。。。。。.....55 B. 假设 ...........................57 12.与测试数据的相关性 ....。。。。。。。。。。。。。。。。。58
恒定载荷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减荷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恒定应力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荷载类型的重要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船舶和其他结构的结构经验表明,疲劳型故障,特别是低周疲劳,是一个重要的结构问题。为了评估高应力水平下几个负载循环对船舶钢机械性能的影响,伊利诺伊大学启动了一个“低周疲劳”项目。随函附上第一份进度报告的副本,SSC-137,金属的低周疲劳——文献综述,作者 J. T. P. Yao a~W. H. Mu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