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下,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其固有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可控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对于容纳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高常规电厂的灵活性,而较少关注聚光太阳能发电与热能存储 (CSP-TES) 系统的灵活运行。为此,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研究CSP-TES 系统在电网系统调节中灵活运行的潜力和实现方式。在此目标下,分析了带有熔盐基TES 的50 MW槽式集热器CSP电站的动态特性,并总结了其主要的控制特性以证明该理想状态的可能性。之后,提出了一种协调控制策略。具体而言,分别为太阳能场和储能子系统设计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案和前馈反馈控制器,而功率块子系统则由两输入两输出的解耦控制器进行调节。基于分散结构,分别进行了三个仿真案例,以测试CSP-TES系统对大范围负荷变化跟踪、强扰动抑制或两者的能力。结果表明,即使在辐照剧烈波动的情况下,CSP-TES系统也能基于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充分跟踪电网指令,证明了CSP-TES参与电网调节的灵活性。在可再生能源不断渗透到电网系统的背景下,研究CSP-TES系统从自身优化到电网调节器的角色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热能储存系统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单罐温跃层技术由于与传统的双罐储存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阐明温跃层 TES 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我们收集了现有文献中所使用的各种性能指标,并将其分为三类:(1)直接反映储存热能的数量或质量的指标;(2)描述冷热地区热分层水平的指标;(3)表征温跃层罐内热流体动力学特征的指标。对这三类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还系统讨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传热流体的注入流量、工作温度、流量分配器和进出口位置。该工作提供的全面总结、详细分析和比较将为未来温跃层TES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能量套利和负载以下的结果显示为能量套利。在一项研究中,从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考虑两者,这两种结果均分别显示和标记。备份功率在任何报告中均未重视。
• 套利 • 需求响应 • 峰值发电 • 旋转备用 • 输配电升级延期 • 电表后调峰 • 减少传统发电机的运维 • 以上组合 • 许多未知因素:未来电网组合,
thermophile 嗜热生物 适应高温如温泉、海底排热口及室内热 水管的生物体。能在高达 50 ℃的温度下 生长的一大类细菌、真菌和简单动植物 体;嗜热生物可在高于 50 ℃的环境下生 长繁殖。根据最适生长温度可将嗜热生 物划分为简单嗜热生物( 50-65 ℃),嗜热 生物( 65-85 ℃),极嗜热生物( >85 ℃)。 见: 中温生物 ( mesophile ), 嗜冷生物 ( psychrophile )。
区域能源 (DE) 工厂正在从通过热电联产 (CHP) 提供热能和电力的供应商转变为为热泵 (HP) 和电锅炉消耗电力的热能供应商。同时,电燃料的氢气生产可以与区域能源相结合,以利用电解器和电燃料合成产生的热损失。热电联产装置有利于高电价,而电锅炉或 HP 有利于低电价——从而为高电价和低电价下的运营提供激励——未来配备 HP 和电解器的区域能源都要求低电价,从而增加了对热存储的需求。昂贵的氢存储也可以实现灵活的操作。在本文中,energyPRO 用于研究最佳系统组成,重点是存储容量。结果表明,增加热存储形式的灵活性是有价值的。电力市场性能的提高足以弥补存储成本。增加电解器容量和 HP 容量也提高了灵活性,但只有增加 HP 容量才能在商业经济方面获得回报。所有提高灵活性的模拟方法都能使设备在电力市场上表现得更好,从而为整个能源系统带来价值。
随着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网格连接比例的不断增加,以确保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迫切需要提高热电厂的运行功能。电热量存储技术在深入的电网刮擦,提高新的能源利用率并改善环境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这是促进电能取代的重要手段。在这项研究中,比较了技术应用方案的经济学,并分析了固体储能技术的原理,并在供暖场中的应用(例如工业蒸汽,地区供暖和杂货单位的深度峰值调节)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在峰值剃须补贴和热量存储持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单位输出的增加,投资恢复期会增加。此外,结果还表明,在0.3元/千瓦的电力市场峰值补贴方案中,只有当单位输出为0并且热量存储时间大于8小时时,投资可以在5年内回收,而在0.7 yuan/kW的电力市场中,在0.7 yuan/kw的电源市场中,该方案是单位存储的情况,而单位存储时间为40%,并且是70%恢复的时间,则该方案是7 hefters nitive is repotive at 40%;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在5年内收回投资。
抽象的热系统,包括利用太阳能和废热恢复的热系统,通常在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具有不匹配。至关重要的是实施一种热能储存(TES)以有效利用能源。这项研究评估了与太阳能平板收集器合并的堆积床潜热热能存储(LHTES)单元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孔隙率从0.49增加到0.61时,充电所需的时间会减少7%,并且当流速从2千克/分钟升高时,充电时间降低了2.5%。此外,进行了研究以研究不同种类的石蜡(RT30,RT28HC,WAX,RT58和P56-58)的性能,并比较每种TES储罐的热能,从而导致RT58 TES储罐具有最高的热容量。
摘要 — 电池储能系统 (BESS) 被认为是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容纳的有效解决方案。然而,大型 BESS 的剩余容量和最大功率受到电池性能下降和热失控 (TR) 传播等热诱发事件的严重影响。在现有技术研究中,热诱发事件对 BESS 服务性能的影响尚未得到很好的建模,导致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估计相对过于乐观。本文研究了考虑电池性能下降和 TR 传播的大型并网 BESS 的可靠性及其对电力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影响。为了量化 BESS 的时变性能,构建了一个多状态模型。所提出的模型描述了 BESS 内部电池的老化过程,结合了连续 TR 和周围电池因吸热而导致的性能下降的综合影响。基于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反映间歇性风力发电和波动负载不确定性的场景。建立了储能系统最优调度模型,提出了求解算法,计算了储能系统在实时性能范围内考虑热工条件的调度结果,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技术的有效性。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评估了 454 种盐水合物和 1073 种独特的水合反应,以寻找适合家用储热的材料。根据盐和反应的稀缺性、毒性、(化学)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1 GJ/m 3)以及与 3 种用例场景的一致性对其进行了评估。这些场景基于空间供暖(T > 30 ◦ C)和热水(T > 55 ◦ C)通过排放提供,以及建筑环境中可用于充电的热源(T < 160 ◦ C)。在所有评估的材料中,只有 8 种盐和 9 种反应(K 2 CO 3 0 – 1.5、LiCl 0 – 1、NaI 0 – 2、NaCH 3 COO 0 – 3、(NH 4 ) 2 Zn(SO 4 ) 2 0 – 6、SrBr 2 1 – 6、CaC 2 O 4 0 – 1、SrCl 2 0 – 1 和 0 – 2)满足所有标准。假设找到合适的稳定方法,则需要另外 4 种盐和 13 种反应(CaBr 2 6-0、CaCl 2 6-0、6-1、6-2、4-0、4-1、4-2、LiBr 2-0、2-1、2-0、LiCl 2-0、2-1、ZnBr 2 2-0)。从这些选择中,只有 2 种盐/反应(NaI 和 (NH 4 ) 2 Zn(SO 4 ) 2 )尚未在文献中得到广泛研究。此外,许多经过充分研究的盐水合物,如 MgSO 4 和 LiOH,均未通过我们的筛选。这项工作强调了适合家庭应用的材料的稀缺性,以及扩大未来评估范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