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事故的成因,并需要改变所使用的解释机制。我们需要更好地、更少主观地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未来的事故。最有效的模型将超越归咎,而是帮助工程师尽可能多地了解所有相关因素,包括与社会和组织结构相关的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系统理论概念的新事故模型。这种模型的使用为引入独特的新型事故分析、危险分析、事故预防策略(包括新的安全设计方法、风险评估技术以及设计性能监控和安全指标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994 年底,全世界共有 432 座核电站投入运行。1994 年,全球 17% 以上的电力需求由核电提供。核电的安全性有着出色的记录,累计运行经验超过 7200 反应堆年。核能历史上发生的事故很少。两起主要事故,即三哩岛 (TMI) 和切尔诺贝利,都是由于人为失误和不当关闭专门为防止此类事故而设计的安全系统造成的。TMI 事故证明了遏制的重要性。几乎所有放射性物质都被遏制在工厂内,场外泄漏可以忽略不计(事故期间任何人受到的最高暴露量相当于一次 X 射线暴露)。然而,切尔诺贝利事故导致了大量泄漏。许多人对核能的怀疑要么是由这起事故引发的,要么是因这起事故而加剧的。
截至 1994 年底,全世界共有 432 座核电站投入运行。1994 年,全球 17% 以上的电力需求由核电提供。核电的安全性有着极好的记录,累计运行经验超过 7200 反应堆年。核能历史上很少发生事故。两起主要事故,即三哩岛 (TMI) 和切尔诺贝利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失误和不当关闭专门为防止此类事故而设计的安全系统造成的。TMI 事故证明了遏制的重要性。几乎所有放射性物质都被遏制在工厂内,场外泄漏可以忽略不计(事故期间任何人受到的最高暴露量相当于一次 X 射线暴露)。然而,切尔诺贝利事故导致了大量泄漏。许多人对核能的怀疑要么是由这起事故开始的,要么是因这起事故而加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