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2 年第三季,香港经济按年收缩幅度扩大。外围环境恶化,跨境陆路货运持续受阻,严重打击香港出口。各主要央行大幅加息导致金融环境收紧,重压本地需求,不过劳工市场状况改善及 8 月份发放消费券,为私人消费带来支持。 1.2 第三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下跌 4.5%(与预先估计值相同),而上一季则收缩 1.3%。按季经季节性调整后,实质本地生产总值下跌 2.6%(与预先估计值相同),而上一季则上升 1.0%。
2024年7-9月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上半年美国失业率上升,引发经济衰退担忧,利率大幅下降,股价大幅下跌。随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联储实际决定降息0.5个百分点,利率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美国股价受未来降息步伐放缓预期支撑,转而上行,创历史新高。汇市方面,美国利率下降导致美元走弱,日元则受政府干预汇市和日本央行决定进一步加息影响,大幅升值。
展望未来,预计当前形势将在短期内持续,直到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中国政策利率以下。这意味着,就目前而言,当前形势将继续下去。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政策利率很可能保持不变,或者今年最多再降息一次。由于对金融稳定的担忧,如房地产泡沫、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地方政府债务,预计人民币汇率不会大幅下调。此外,在经济低迷时期没有理由加息,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央行在疫情期间没有采取激进的宽松政策。因此,预计中国利率将维持不变。
2022年第一季度,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持续在全球肆虐,供应链持续承压,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疫情导致供需失衡,多个经济体出现快速通胀。此外,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直接影响石油和大宗商品生产和出口,导致全球相关商品价格飙升,通胀面临上行压力。随着美国逐步加息、部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面临资本流动增加、货币贬值等风险,全球经济复苏将受到一定阻碍,经济或将面临下行压力。
让我们首先考虑较高的利率(图11)对消费者服务其信用卡债务的能力的影响。虽然所有年龄段的犯罪率在上升(图12),但20多岁,30多岁和40多岁的消费者的犯罪率却比老年人组的差异更大。为什么?由于年轻家庭通常收入较低,储蓄较低和信用评分较低,因此它们最容易受到上升的收入。图表12值得注意的是,违法率通常不会开始上升,直到美联储加息导致失业和失业率的提高。,但在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和失业率仍然很低之后,犯罪率几乎立即开始上升。如果失业率上升(如果经济有意义地减慢),则违法行为似乎比迄今为止越来越多。
世界各国央行通过大规模、迅速的政策组合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旨在防止经济长期疲软并限制通货紧缩风险。然而,需求意外迅速反弹,加上供给侧冲击和地缘政治事件,导致通胀水平飙升至几十年来最高水平。这导致各国央行(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央行)迅速调整政策,比预期更早、更积极地加息,同时还逐步取消与疫情相关的紧急计划。截至 2024 年初,人们乐观地认为,货币政策可以在疫情后通胀飙升后促进经济软着陆,尽管并不确定。然而,潜在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利弊并存,情况比预测的更为复杂。2018年激烈的中美贸易战(如加征关税、限制进口、技术争端等)对两国及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引发了人们对国际贸易未来的担忧。2019年,全球仍保持稳定增长,但随着全球股市下跌,经济逐渐出现衰退迹象。2019年末,新冠疫情强势爆发并在全球蔓延,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导致全球GDP增速大幅下降。2021年复苏缓慢,通胀风险压力加大。尤其是2022年,大国战略竞争愈演愈烈,俄乌冲突旷日持久;加息,货币
财政研究与民主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佩奇 (Kevin Page) 告诉委员会,不到 15 年内第三次全球经济冲击即将到来——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2020 年全球疫情以及可能出现的 2023 年全球经济衰退,以对抗高通胀。佩奇先生认为,即将到来的这场衰退在很多方面都是自找的,因为加拿大央行和其他央行正在提高利率,以故意消除经济中的需求压力,从而降低通胀。在这种环境下,货币政策失误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加息需要时间才能影响经济,而且短期前景非常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