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卫星环境的严酷性,在注塑过程中保持 Ultem 1000 的“数据表”属性非常重要。有能力的注塑机将在加工前确定材料的理想熔体温度和压力曲线。例如,Drake Plastics 开发了最先进的工艺控制,并将其安装在模具中。该技术实时监控和保持正确的熔体温度和压力。对这种先进工艺技术的投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模内应力,防止材料降解,并实现 Ultem 1000 在天线组件中长期性能的最佳性能。CNC 加工具有多种优势,具体取决于所需数量、零件复杂性和应用的开发阶段。制造方法涉及从 Ultem 1000 挤压型材(如棒、板或管)加工出组件。虽然机械加工通常比注塑成型损失更多,但 Drake 专注于挤出高效尺寸的高性能塑料型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材料损失。对于计划注塑成型的卫星天线,从 Ultem 1000 型材加工原型可能是产品开发项目中实用的第一阶段。零件可以快速加工,无需大量工具投资,然后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如果测试表明需要修改设计,则机械加工可以快速进行更改。
立方体卫星,或称CubeSat,确实是一种最近越来越受欢迎的纳米卫星,尤其是那些将立方体卫星视为太空计划传统卫星替代品的人。这是因为它们成本低,并且可以使用商用现货组件制造。立方体卫星的最小尺寸为1U(100 × 100 mm2)。1U可轻松升级以用于更大规模的任务(2至12U)。立方体卫星可执行传统卫星的所有基本活动。其电力需求由固定在立方体卫星机身上的电池组和太阳能电池板满足。然而,由于立方体卫星的尺寸比传统卫星小,因此其子系统必须非常小。此外,天线设计是卫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地面站和卫星之间的下行和上行通信。然而,它的尺寸和重量必须与立方体卫星兼容,并必须具有良好的辐射性能[1]。立方体卫星的天线数量最近有所增加,这些卫星工作在 437 MHz(即业余超高频频段),这不仅可以实现无缝上行和下行通信,还可以使一个立方体卫星在网络中相互连接。此外,超高频范围内的立方体卫星天线配置提供平面和非平面几何形状。文献中已经发表了许多适用于在超高频频段工作的立方体卫星的平面和非平面天线配置,包括缝隙天线、偶极天线、单极天线、螺旋天线、八木天线和曲折线天线。贴片天线和缝隙天线是连接轨道立方体卫星与地球上地面站的最佳选择,因为它们体积小、结构紧凑、弹性好、制造简单。它们还具有最小的辐射损耗、较低的色散和简单的输入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