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多数中风幸存者会经历一些自发恢复并在亚急性环境中接受治疗,但他们的上肢感觉运动功能往往会受到持续性损害,从而影响日常生活的自主性。脑机接口 (BCI) 技术已显示出作为促进中风后运动恢复的一种康复形式的前景,然而,我们对其使用相关的功能连接和行为结果的变化了解有限。在这里,我们研究了基于 EEG 的 BCI 干预与功能性电刺激 (FES) 对中风恢复期间静息态功能连接 (rsFC) 和运动结果的影响。23 名中风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完成了 FES 的 BCI 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后 1 个月收集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rs- fMRI) 扫描和行为数据。研究了运动网络内 rsFC 的变化和行为测量以确定大脑与行为的相关性。在组级层面,BCI 干预后,运动网络中的半球间和网络 rsFC 显著增加,患者在动作研究臂测试 (ARAT) 和 SIS 领域的表现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后 1 个月的半球间 rsFC 变化与多个运动相关领域的行为改善相关。这些发现表明,使用 FES 的 BCI 干预可以促进中风后患者的半球间连接变化和上肢运动恢复。
顶内沟 (IPS) 在视野注意力分布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中风患者中,左右 IPS 活动之间的不平衡与半空间忽视特征的视觉注意力空间偏差有关。在本研究中,我们描述了实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协议的开发和实施,以非侵入性和有意识地控制神经健康参与者的半球间 IPS 活动平衡。六名参与者在三周内进行了三次神经反馈训练。其中一半接受训练以自愿增加左侧 IPS 相对于右侧 IPS 的大脑活动,而另一半接受训练以调节相反方向的 IPS 活动平衡。在训练之前和之后,我们使用整体和部分报告任务估计了视野注意力的分布。在训练过程中,左侧 IPS 组的三名参与者中有两名增加了左侧 IPS 相对于右侧 IPS 的活动,而右侧 IPS 组的参与者无法调节半球间 IPS 活动平衡。我们没有发现左、右 IPS 之间的静息状态功能连接减少的证据,并且注意力的空间分布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这项研究表明可以自愿调节半球间 IPS 活动平衡。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检验该技术在中风后半球空间忽视康复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