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2022 年双边 GVC 对华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中国最终需求所含的增加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 中国最终需求所含的增加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 中国各部门对新加坡增加值的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 中国最终需求下降 10% 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7. 中国增长冲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8. 中国增长对东盟国家平均增长溢出效应 趋势增长 __________ 10 9. 中国对东盟国家增长溢出效应的贸易渠道 _________ 10 10. 对中国最终需求的依赖和增长溢出 ________________ 11 11. 中国对东盟经济体平均增长溢出效应 生产投入 __ 12 12. 另类中国增长冲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3. 稳健性检验 – 中国增长对东盟趋势增长的平均溢出效应
3. 从增加值统计看单一市场的参与程度.......................................................................................................17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农业基础更加坚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截至2020年,全国已连续17年获得丰收。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保持和巩固。2016年至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名义年均增长6.14%,从20.95万亿元增至26.5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约28%。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货物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6年至2019年,货物贸易年均增速达7.5%,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支撑。2020年,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15.4%提升至17.0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2.4%提升至54.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十三五期间
图 3.1. 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对英国经济的贡献 图 3.2. 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增加值、就业和劳动生产率 图 3.3. 英国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增加值(1/2) 图 3.4. 英国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增加值(2/2) 图 3.5. 英国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就业(1/2) 图 3.6. 英国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就业(2/2) 图 3.7. 英国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劳动生产率 图 3.8. 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贸易差额 图 3.9. 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全球出口市场份额 图 3.10. 英国机械设备(M&E)制造业 – 出口和进口英国机械和设备 (M&E) 制造业 – 企业研发支出 附录 3.1. SIC 2007 代码与 HS 代码之间的映射 附录 3.2. 参考资料和咨询
在高度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国内部门与全球贸易的联系衡量了一个经济体从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获益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内联系的强度可以洞察一个经济体的跨行业贸易和经济活动本地化的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加值方法的国内联系衡量方法。利用亚洲开发银行 2000 年和 2007 年至 2020 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本文估算了一个后向集聚指数,该指数衡量经济中不同部门从国内部门获取增加值以供国内消费的程度。还定义了一个类似的前向集聚指数,该指数衡量国内部门吸收增加值的程度。因此,后向和前向集聚指数的组合可用于分析经济或部门的集聚状况。集聚指数与现有的回流指数呈正相关,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呈负相关。这些指数被进一步扩展,以说明国内各部门内的活动分布。
2023 年,格鲁吉亚的 GDP 增长强劲,达到 7.5%,尽管低于 2021 年和 2022 年的两位数增长。投资和消费(私人和政府)是去年的主要增长动力。它们受到商业信心增强、工资上涨和通胀下降以及俄罗斯移民消费和新企业创立带来的推动。2023 年净出口的贡献变为负值,因为尽管旅游收入增加,但外部需求下降(尤其是冶金产品需求下降)拖累了出口增长,而进口增长略快于出口。在供应方面,在国内需求旺盛的推动下,服务和建筑业的增加值大幅增加,而制造业的增加值则下降。
产品法 增加值= 最终商品与服务价值-中间商品与服务成本 避免重复计算 市场价格的 GVA =市场价格的 GDP GDPmp-折旧= NDPmp NDPm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NFYA(ROW)= NNPmp NNPmp-净间接税= N NPfc 或要素成本(国民收入) 净间接税(NIT) =间接税-补贴 产品法衡量 GDP: 市场价值:允许通过按市场价格对不同项目进行估价,将它们加在一起。 新生产:只计算在给定时期内生产的东西;不包括以前生产的东西。 最终商品和服务: 最终商品 / 资本商品 / 库存投资 / 增加值加起来效果很好 不要计算中间商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