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尔德,“多功能”有着广泛的定义。通常,它指的是现在成功缓解 EMI 和过热问题的莱尔德产品。当设备同时面临 EMI 和散热问题(且空间严重受限)时,莱尔德日益增多的多功能产品可通过单一工艺设计帮助解决这两个问题。莱尔德可为具有独特设计需求或现成解决方案不可行的客户提供定制的 EMI 屏蔽解决方案。此类定制解决方案可采用独特的外形尺寸抑制来自多个噪声源的 EMI,并提供散热途径。利用最先进的设计和建模技术,莱尔德工程团队可提供快速原型,并帮助轻松过渡到定制解决方案的中大批量生产。
• 每轴总动量存储:+/-1.5 至 +/- 6.0 mN.ms 每轴一个反作用轮 • 最大扭矩:0.1 mN.m • 三轴磁力矩器配置,磁偶极矩高达 0.4 A.m² • 外部接口可连接 6 个或更多太阳传感器 • 即发即弃控制 • 标准 I 2C 兼容接口。RS422、RS485 和 UART 为选配 • 即插即用设计 • 主要组件通过了高达 45 krad 的辐射耐受测试 • 内置指向模式:目标指向、太阳指向、天底指向、快速旋转模式(使用磁力矩器时最大 200°)和防翻滚 • 质量轻:400g(带 RW210.15 反作用轮) • 功率低(标称值):1.4W • 外形尺寸:95 x 90 x 32mm
在 KODA 等实体自助服务终端中实施 AI 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但对于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来说,也意味着机遇。首先,要将本质上数字化的体验带入物理环境。在过去十年中,购物者已经非常熟悉电子商务,但网上的便利并没有转移到实体零售商身上。这是 KODA 项目的目标之一。在此类实施中需要克服的另一组挑战是边缘 AI 项目的技术方面。对于 KODA 自助服务终端的外形尺寸,这些挑战涉及尺寸、重量和功率 (SWaP)、远程软件管理、能源效率和网络连接等方面的考虑。必须应对这些挑战,才能在 KODA 等项目中出现的物理空间可用性、噪音输出和可维护性方面的限制内部署解决方案。
TTE Switch Space cPCI TTE Switch Space cPCI 构成了 TTEthernet 网络的核心。该卡采用紧凑型 cPCI 3U 外形尺寸,可在标准 3U cPCI 机箱中重复使用。TTEthernet 允许在同一以太网中使用分布式系统的同步和非同步功能。系统关键型硬实时功能享有预留带宽、完全确定性和低于 1μs 的传输抖动。得益于 SAE AS6802 时间触发、速率约束和 IEEE 802.3 以太网的组合,可以同时实现非关键数据的高传输速率,而不会影响关键流量。该交换机具有 512kB 的内部帧存储器,可在处理高优先级流量的同时存储低优先级流量。
Excelitas Technologies® 的新型 µ PAX-3 是一款 2 瓦脉冲氙气光源,旨在将创新的新型灯泡设计与最先进的电路和组件结合到一个封装光源中,该光源可提供具有出色弧稳定性的微秒级宽带光脉冲。紧凑的集成解决方案包含闪光灯、触发电路、电容器充电电源、安装法兰和精密弧对准。µ PAX-3 在一个紧凑的预对准模块中提供各种闪光能量级别和 2 瓦最大功率。它利用 Excelitas 的高稳定性短弧氙气闪光灯。这些氙气灯以其稳定性和长寿命特性而闻名,可产生从紫外线到红外线的连续光谱。出色的稳定性和小巧的外形尺寸使 µ PAX-3 成为分析仪器的理想选择。
可穿戴技术能够改变我们对健康和福祉的看法和决策方式。在军事上,在训练或行动中利用这些新兴技术可以带来潜在的救生和提高绩效的好处。到目前为止,由于整体集成、外形尺寸、功率限制以及可穿戴监测设备向用户提供的数据反馈,生理数据收集非常有限。可穿戴设备在商业领域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行业为消费市场解决许多这些问题,也为军事领域提供了新的监测机会。本文讨论了可穿戴技术在军事环境中的几个用例,特别是训练期间的热应激伤害预防和性能监测。此外,还讨论了一些初步的可穿戴设备黄金标准测试。从所描述的应用中可以看出,这些技术的集成如何实现更安全的训练环境,同时也提高了训练效果和持续的表现提升。
本报告概述并评估了截至 2023 年 9 月公开可用的最先进的小型航天器技术。技术成熟和小型化继续扩展小型航天器的能力,从而催生出更复杂的 SmallSat 任务设计。这些改进的功能扩大了常见的 SmallSat 平台,包括更大的立方体卫星和更小的 SmallSat;传统的 1U 和 3U 体积的立方体卫星平台现在包括高达 16U 的外形尺寸,曾经设计为 <400 公斤的 SmallSat 现在 <100 公斤,具有类似的能力,但成本更低。功能更强大的 SmallSat 平台的表面积更大,可以配备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子系统布置选项。SmallSat 行业正在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整个航天器体积,并设计日益复杂的未来 SmallSat 任务。
印度理工学院罗尔基分校 系/中心/学院名称:化学工程系 科目代码:CHL-544 课程名称:锂离子电池基础 LTP:3-1-0 学分:4 学科领域:PEC 课程大纲:电化学基础、电化学电池;一次电池、二次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工作原理、电池组件、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充电、放电;锂离子电池的制造/组装、形成过程、老化和容量分级、测试电化学性能、安全性;外形尺寸、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固定式储能等)、不同应用中的具体要求、电池模块和组、热管理、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老化/退化、热失控、安全问题、等效电路建模、基于物理的建模、锂离子电池中的传输现象、锂离子电池的回收。
• CPU: • RISC-V 双核 64 位,带 FPU;400MHz 神经网络处理器 • QVGA@60FPS/VGA@30FPS 图像识别 • 板载 ESP32 模块支持 2.4G 802.11。 b/g/n 和蓝牙 4.2 • Arduino Uno 外形尺寸,Arduino 兼容接口 • 板载全向 I 2 S 数字输出 MEMS 麦克风 • 用于 DVP 摄像头的 24P 0.5mm FPC 连接器 • 8 位 MCU LCD 24P 0.5mm FPC 连接器 • 支持自弹式微型 SD 卡座 • 重置和启动按钮以及 3W DAC+PA 音频输出 • 只需连接 USB Type-C 电缆即可完成下载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器视觉 • 用于机器听觉的高性能麦克风阵列处理器 • 支持 MaixPy IDE、Arduino IDE、OpenMV IDE 和 PlatformIO IDE • 支持用于深度学习的 Tiny-Yolo、Mobilenet 和 TensorFlow Lite
我定义了一种采用现有外形尺寸、利用完善的身体实践和传统的新型可穿戴技术——传家宝可穿戴设备。我认为这类可穿戴技术可以与身体上的技术建立有意义的关系,这种关系比现代可穿戴技术更类似于传统穿戴在身上的物品的体验。我提出了一个轻量级框架来促进传家宝可穿戴技术的设计,并详细介绍了为实现该框架的操作而设计的五个示例原型:指甲佩戴的设备、交互式头发、动态服装和配饰、交互式帽子和乳液界面。传家宝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框架和示例原型展示了如何将基于身体的技术的局限性和约束转化为设计机会,并强调了以身体为中心的实践如何为新的和具体化的可穿戴技术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