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科技园公司位于大埔、元朗及将军澳的工业村分别于 1978 年、1980 年及 1994 年成立,作为商业和工业的制造基地。 • 经过近 20 年的创新和成功推动,香港科技园公司已将大埔、将军澳和元朗的三个工业村重新定位为新品牌“ INNOPARK ”,以推动新一代工业的高潜力行业,例如先进制造、微电子和生物技术。通过吸引高增值、高科技含量和先进工艺,香港科技园公司寻求将创新及科技带入三个 INNOPARK 的工业界。 • 三个 INNOPARK 正在实现香港再工业化的愿景。香港科技园公司致力推动工业园内现有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建造专用场所,支持各类前瞻性行业的科技研发和智能制造活动。 • 三个创新园将帮助工业家和先驱加速对创新驱动型制造业或“创新制造”和市场化产品的研究,为“香港创新、设计和制造”的创意开辟新道路,让它们自豪地成型并改变世界。 • 创新园的八项再工业化指导原则包括:
北大屿山社区健康中心 (北大屿山医院) 容凤书夫人健康中心 南葵涌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粉岭家庭医学中心 大埔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将军澳 (宝宁路) 普通科门诊诊所 天水围 (天业路) 社区健康中心 [疫苗接种服务提供至 2024 年 11 月 18 日。] 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门诊诊所* 马鞍山家庭医学诊所* 仁爱普通科门诊诊所* * 疫苗接种服务由 2024 年 11 月 19 日起提供。
纳米材料制造中心隆重开幕 自有研发+创新园设施推动全球材料发展(香港,2024 年 8 月 27 日)——金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纳盾科技有限公司(“纳盾”)欣然宣布其位于将军澳创新园先进制造业中心(“AMC”)的纳米材料制造中心隆重开幕。该项目得到了香港政府和各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创新科技署下属新工业化资助计划(NIFS,前称再工业化资助计划)的 1500 万港元资助。开幕当天,众多嘉宾出席了仪式,包括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工业署署长(创新及科技)葛明博士,以及其他商界、学术界和政界专业人士。纳盾借助本地大学强大的研发能力,致力推动全球材料发展。一方面,纳盾与香港理工大学成立创新科技中心,加强全球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康德莱德可持续技术联合实验室”,探索可持续技术与材料、减碳、新型工业化等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应用。纳盾的母公司是一家拥有强大厨具和饮具设计研发能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纳盾意识到现有过滤技术的不足,因此主要专注于纳米技术的应用,例如将纳米纤维技术加入到水过滤产品中。此后,纳盾进一步将可行性分析扩展到医疗和美容领域。随着纳盾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和产品种类,纳盾也意识到需要更高的研发效率和生产能力来支持其发展。 2019年,NANOshields收购了4条独立运营的纳米纤维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设在大埔。2021年,香港科技园公司将其位于大埔、元朗和将军澳的3个工业区重新定位为InnoParks,其位于将军澳的AMC
关于香港科技园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HKSTP)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打造蓬勃发展的创科生态系统,培育12家独角兽企业、14,000多名科研人员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家科技公司,专注于发展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金融科技和智慧城市技术等。我们不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吸引和培养人才、加速和商业化科技企业创新提供全面支持,创科之旅围绕我们位于沙田的香港科学园、九龙塘的创新中心以及位于大埔、将军澳和元朗的三个现代化创新园区等主要地点展开,实现了香港新型工业化的愿景,其中先进制造业、微电子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正在被重塑。位于深圳福田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在利用地缘优势连接世界与内地、加强跨境交流以吸引全球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为七个关键领域的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医疗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新材料、微电子、金融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拥有干湿实验室、共享工作空间、会议和展览设施等。通过我们的研发基础设施、初创企业支持和企业服务、商业化和投资专业知识、合作伙伴网络和人才吸引力,香港科技园继续为将创新科技打造为香港增长支柱做出贡献。有关香港科技园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hkstp.org。
-- 立法会秘书处拟备的最新背景资料摘要) 政府当局的介绍 3. 应主席邀请,政府当局及香港科技园公司以 PowerPoint 简报向事务委员会简介香港科学园及创新园的最新发展 (立法会文件 CB(1)791/2023(01) 号)。 利益申报 4. 主席申报为科技园公司董事局成员;吴志强博士申报为金福集团董事局主席,该集团曾投资于在科技园营运的企业;而尚海龙先生申报为一间在科技园营运的企业的顾问。 讨论 将军澳创新园内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5. 委员关注到,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租用率远低于大埔创新园内的医疗配件供应中心。议员询问政府当局提高资产管理中心租用率的策略,或会否考虑拨出空置土地给有意租用MARS中心的企业使用。 6. 政府当局告知议员,MARS中心提供约18 600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而资产管理中心则提供近110 000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科技园公司会因应企业的需要和行业,建议企业租用合适的设施。
### 关于香港科技园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HKSTP)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打造蓬勃发展的创科生态系统,培育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13家独角兽企业、15,000多名科研人员和2,000多家科技公司,专注于发展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金融科技和智慧城市技术等。我们不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吸引和培养人才、加速和商业化科技企业创新提供全面支持,创科之旅围绕我们位于白石角的香港科学园、九龙塘的创新中心以及位于大埔、将军澳和元朗的三个现代化创新园区等主要地点展开,实现了香港新型工业化的愿景,其中先进制造业、微电子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正在被重塑。位于深圳福田的香港科技园深圳分公司发挥着积极作用,利用地缘优势连接世界与内地,加强跨境交流,吸引全球人才,为生命健康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金融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等七个重点领域的科技公司发展提供可能性,拥有干湿实验室、共享工作空间、会议和展览设施等。通过我们的研发基础设施、初创企业支持和企业服务、商业化和投资专业知识、合作伙伴网络和人才吸引力,香港科技园公司继续为将创新科技打造为香港的增长支柱做出贡献。有关香港科技园公司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hkstp.org。媒体联系人:香港科技园公司 许泳儿 电话:+852 2629 6786 电邮:vincy.hui@hkstp.org
### 关于香港科技园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HKSTP)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将香港定位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科技园公司已创建蓬勃发展的创科生态系统,支持10多家独角兽企业、13,000多名研究专业人员和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家科技公司,专注于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金融科技和智慧城市技术。我们提供全面的支持,以吸引和培养人才,加速和商业化科技企业的创新。我们不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建立在我们的主要地点,包括沙田的香港科学园、九龙塘的创新中心以及位于大埔、将军澳和元朗的三个现代化的创新园区。这三个创新园区正在实现香港新工业化的愿景,其中包括先进制造业、微电子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正在为新一代工业重塑。为支持香港未来发展及对创新科技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香港科技园公司积极联系深圳,加强跨境交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公司和人才,帮助他们开拓中国内地和海外市场,走向世界。位于深圳福田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公司于今年9月开业,总建筑面积达31,000平方米。两座大楼提供干湿实验室、共享工作空间、会议和展览空间等。我们将重点吸引七个关键领域的企业:医疗科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金融科技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我们的基础设施、服务、专业知识和合作伙伴网络,香港科技园公司将帮助将创新科技确立为香港的增长支柱,同时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枢纽的地位,成为大湾区创新中心的核心增长平台。有关香港科技园公司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hkstp.org。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成立于 1994 年,并于 2016 年获颁大学称号,是一所公立大学,致力于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术、专业和研究课程,推动教师教育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该大学立志成为亚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领先大学,专注于教育和跨学科研究、发展和创新。我们致力于培养优秀和富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士,并提高学术影响力。该大学拥有约 450 名教职员工,学生总数约 11,000 人。它设有研究生院和三个学院,即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人文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包括 15 个学术部门,以及两个学院,即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和应用政策研究与教育未来学院,以及多个大学级研究中心和学院级研究和专业发展中心。有关大学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eduhk.hk。我们正在寻找合适的候选人来填补以下职位。如果您有兴趣为发展一所位于亚太地区中心及其他地区的领先大学贡献您的专业知识,我们很乐意听到您的声音。地产副总监(编号:2500178)地产办公室被任命者将向地产总监(DE)汇报并协助他/她监督地产办公室的运作并就所有运营事宜作出日常决策以及制定、实施和审查设施、空间、安全和环境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以支持大学的愿景和持续发展。他/她将监督一支由专业人员和支持人员组成的团队,执行 DE 指派的各种与房地产相关的职能,包括校园规划、管理和发展、资本和发展项目管理、增建、改建、维修和保养工程、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管理和大埔校园、香港地区其他场所和香港以外地区的相关物流安排,以确保安全、高效和有效地利用大学的空间、物质和财务资源。受聘人还将协助 DE 与大学社区就任何房地产事宜进行沟通,包括校园使用、环境和安全管理、交通和设施管理、可持续发展事宜,与政府及其他外间机构联络,以履行物业办事处的职责及执行不同职能;并在有需要时,代理物业办事处全面管理大学与物业有关的职能。申请人须持有建筑、建筑测量、工程或相关学科的认可学位或以上,以及相关的专业资格(例如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测量师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并具备至少 15 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其中至少 5 年应在高等教育机构或公营机构工作;在大型院校担任管理职务的丰富经验;在校园设施管理以及工程合约的管理和执行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包括主要资本工程和小型工程项目的定期合约;熟悉教资会资助院校及/或公营部门的物业管理政策和惯例;强大的领导能力和监督技巧;经证明的决策能力和独立工作及承受压力的能力;有效沟通,并有能力与大学各级内部和外部持份者合作;并精通中英文。拥有房屋/设施管理相关学术/专业资格,具有空间规划、设施管理以及政府资助/补贴的大型基本工程项目经验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