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当你需要简化并用自己的话表达某些内容时 b). 理解材料在实践中的用途,而不仅仅是理论 c). 花费最多时间但效果最少 d). 当材料与个人不太相关或过于抽象/理论化时 e).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 ________ f). 运用批判性思维为进一步学习和备考做准备 g). 帮助学以致用 h). 理解考试所需的方法和批判性思维 i). 没有进一步处理,方法就不会那么有效 j). 帮助以视觉方式组织复杂的材料 k). 知道什么是错的需要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一样多的判断 l). 知道应该把学习重点放在哪里,少花点时间在哪方面 m). 当你有很多定义和词汇时 n). 了解你的同学如何处理材料并获得反馈
为营造有利于知识转移和创业的环境,大学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机制,包括表彰和资助、政策和指导方针,包括校长知识转移杰出成就奖、青年创新研究员奖和青年学者资助计划。大学还引入了更灵活的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框架,鼓励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产权走出校园,创造社会影响。截至 2021/22 学年,共授予 162 项知识产权许可,比上一年度增加近 10%。全年知识产权商业化收入达 1,110 万港元,同比增长 52%。活跃的学术型初创企业总数从去年的 15 家增加至今年的 29 家,几乎翻了一番。更多详情可参见第二部分。在史无前例的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中,理大继续齐心协力抗击病毒,保障公众健康。理大在抗疫工作中的贡献包括预测疫情发展的模型平台、协助制定政策的评估工具、检测病毒和抗体的便携式设备,以及全球首个抗病毒3D打印材料。理大研究人员还开发了多项尖端专利技术,为香港发展成为智慧城市作出贡献。理大还致力于解决本地和区域环境问题,推动脱碳技术,打造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创新和屡获殊荣的技术已应用于香港和大湾区。理大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加强,在所有本地大学中,理大获得了2021/22年度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最多项目和最高资助额。有关理大具影响力的研究和创新的更多详情,请参阅第 3 部分。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理大与业界和投资者合作推出“PolyVentures”计划,帮助将理大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影响。该计划下的创业发展框架通过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纺织)、数字(金融科技/Web 3.0)和制造业(机器人)为重点的领域战略得到增强,支持初创企业从教育和孵化到加速和加强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截至 2021/22 学年,理大共培育了 452 家初创企业,其中 225 家为科技初创企业,227 家为从事社会/设计创新的初创企业。总体而言,理大支持的初创企业在获得大学的资金支持后,已筹集了 36 倍的后续外部投资。在《2021年香港独角兽榜单》上的18家独角兽中,其中四个由理大创业计划直接支持或由理大毕业生共同创立。有关理大创业生态系统的更多详情,请参阅第 4 部分。理大“学以致用,利他善知识”的校训也体现在社会创新和服务学习教学法中。在过去一年,理大学生结合设计思维和社会创新,完成了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造福当地社区及其他地区。理大全人教育课程中的服务学习部分使理大荣获 2022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年度教学与学习策略”奖,是全球近 500 所参赛大学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香港大学。更多详情,请参阅第 5 部分。最后,理大知识与技术及创业发展的成功,离不开与战略伙伴的无缝合作。过去一年,理大与更多政府、公营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合作网络,增强协同效应,发挥更大社会效益。详情请参阅第 6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