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肾脏和脑表达蛋白(KIBRA)rs17070145 与工作记忆功能和认知过程相关。然而,这些关联的神经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扩散峰度成像(DK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探索 163 名青年人 KIBRA 多态性对脑微结构和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波动的影响。我们还调查了成像改变是否介导了 KIBRA 基因与工作记忆表现之间的关联。基于体素的DKI数据分析表明,与KIBRA TT纯合子相比,KIBRA 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轴向扩散率(AD)、径向扩散率(RD)和平均扩散率(MD)增加,而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峰度(MK)和径向峰度(RK)降低,主要涉及前额叶、左侧楔前叶和左侧顶上叶白质。同时,与KIBRA TT纯合子相比,KIBRA 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左侧楔前叶低频波动幅度(ALFF)降低。中介分析显示,左侧楔前叶的DKI指标(MK和RK)介导了KIBRA多态性对工作记忆表现的影响。此外,左侧楔前叶的MK和RK与同一脑区的ALFF呈正相关。这些发现表明,异常的 DKI 参数可能提供一条基因-大脑-行为通路,其中 KIBRA rs17070145 通过调节左楔前叶的大脑微结构来影响工作记忆。这表明 DKI 可能提供额外的生物学信息,并揭示有关 KIBRA 多态性的神经机制的新见解。
目的:使用 3T 扩散峰度成像 (DKI) 评估高度近视 (HM) 患者的微结构损伤。材料和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包括 30 名 HM 患者和 33 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 DKI 健康对照者 (HC)。获得了峰度参数,包括峰度分数各向异性 (FA)、平均峰度 (MK)、轴向峰度 (AK) 和径向峰度 (RK),以及扩散指标,包括从 DKI 得出的 FA、平均扩散率、轴向扩散率 (AD) 和径向扩散率。使用基于束的空间统计数据比较这些指标的组间差异。使用偏相关分析来评估微结构变化与疾病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s相比,HM患者的AK、RK、MK和FA显著降低,AD显著增加,主要发生在双侧皮质脊髓束、右侧下纵束、上纵束、下额枕束和左侧丘脑(所有p < 0.05,无阈值簇增强校正)。此外,DKI衍生的峰度参数(AK、RK和MK)与病程呈负相关(r = -0.448至-0.376,所有p < 0.05),扩散参数(AD)与病程呈正相关(r = 0.372至0.409,所有p < 0.05)。结论:HM患者在负责运动传导和视觉相关功能的大脑区域中表现出微结构改变。 DKI 可用于检测 HM 患者的白质异常,这可能有助于探索和监测疾病的发病机制。关键词:高度近视;弥散峰度成像;大脑;白质
摘要 — 我们开发了一种能够识别低电平脉冲射频干扰 (RFI) 的新型微波辐射计探测器。敏捷数字探测器可以通过直接测量信号的其他矩(而非传统测量的方差)来区分 RFI 和自然热辐射信号。峰度是预测电压的四阶中心矩与二阶中心矩的平方之比。它可以很好地指示 RFI 的存在。本文解决了与正确计算峰度相关的许多问题。推导出了在没有和存在脉冲正弦 RFI 的情况下峰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峰度对短脉冲 RFI(例如来自雷达)的敏感度远远高于对连续波 RFI 的敏感度。发现脉冲正弦 RFI 的最小可检测功率与 ( M 3 N ) − 1 / 4 成比例,其中 N 是独立样本的数量,M 是接收器中的频率子带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