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已被用于各种应用,如可以监测周围环境的热量、质地、压力和应变的人工智能皮肤[6,7],以及可拉伸的锂离子电池[8],它可用作全柔性电路的电源。在传感领域,人们希望能够随着皮肤和器官等生物表面变形的传感器能够获得更可靠、更准确的信息,而柔性生物传感器是此类应用的有希望的候选者。最近,已经开发出具有各种机制的柔性生物传感器,包括电化学传感器[9,10]、等离子体传感器[11,12]、压电传感器[13,14]等,用于检测小分子[15,16]、蛋白质[17]、核酸[18]以及细菌[19]。
行为。大多数动力学研究都是在纯缓冲液中进行的,因为这类研究的标准技术是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测量的,而血浆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会扭曲高浓度 (> 1%) 血清样品的动力学数据 [ 1 ];因此,目前还无法在生物基质中进行详细的动力学研究。微尺度热泳动 [ 2 ] 和高效亲和色谱技术 [ 3 ] 已用于药物和血清蛋白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并已证明其在获取平衡常数 (例如,K d:解离常数) 方面的有效性,尽管它们不能实现实时相互作用观察,也不能提供动力学信息,例如反应速率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