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涵道风扇垂直起降 (VTOL) 无人机 (UAV) 的过渡控制。为了实现从悬停到高速飞行的稳定过渡,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器来学习系统动态并补偿飞机动态和所需动态性能之间的跟踪误差。首先,我们推导了飞机全包络动力学的非线性系统模型。然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型控制方案并将其应用于欠驱动飞机系统。所提出的控制器的主要特征包括投影算子、状态预测器和动态形成的自适应输入。证明并保证在整个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中,状态预测器和神经网络权重的跟踪误差都有上限。高度自适应的输入形成动态结构,有助于实现所提出的控制器可靠的快速收敛性能,尤其是在高频扰动条件下。从而使飞行器的闭环系统能够以期望的动态性能跟踪一定的轨迹,仿真和实飞试验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完成了设计的飞行路线。
它们正在取代 CH-47C 和 AH-1G。除了在最高速度下,速度变化对声音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就声音随负载变化而言,CH-47D 在满载平飞时发出的声音实际上比轻载时小,尽管在起飞和着陆时声音确实会随着负载而增加。与其他飞机一样,CH-47D 在着陆时发出的声音比在平飞或起飞时更大,但 AH-64 的声级几乎与操作无关。
摘要:本文将新颖的 LPV(线性参数变化)模型和 MPC(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倾斜过渡过程,该飞机具有六个分布式电动旋翼和固定翼,用于平飞,其中两个旋翼可倾斜以在从悬停到稳态平飞的倾斜过渡期间产生可变推力矢量,其余四个旋翼不能倾斜。在平飞过程中,固定翼引起的气动升力保持飞行高度。基于由倾转旋翼角位置和故障旋翼速度预定的标称倾斜轨迹,通过沿倾斜轨迹线性化非线性 eVTOL 飞机模型,基于显著减少的线性时不变模型数量构建了离散时间 LPV 模型,其中倾转旋翼角度和故障旋翼速度可以实时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σ移位H 2 范数的LPV建模误差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具有动态参考补偿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基于转子故障倾斜过渡LPV模型的自适应MPC策略是成功的。
前言 本手册为参与实施和操作 TCAS II 的人员提供背景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交通警报和防撞系统 (TCAS II)。本手册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于 2000 年发布的 TCAS II 7.0 版手册的更新版。它介绍了 7.1 版对 CAS 逻辑的更改,并更新了有关使用 TCAS II 和操作经验的要求的信息。7.1 版逻辑变化将改善垂直追逐情况下的 TCAS 解决建议 (RA) 感应反转逻辑。此外,所有“调整垂直速度,调整”RA 都转换为“平飞,平飞”RA,以更清楚地表明需要降低垂直速率。TCAS II 7.1 版的最低运行性能标准 (MOPS) 于 2008 年 6 月获得批准,7.1 版设备预计将于 2010-2011 年投入运行。 6.04a 和 7.0 版本的设备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将继续运行。
躯体重力错觉是一种危险的错觉,据信多年来已导致大量民用和军用航空事故。在直线平飞中加速时,您可能会错误地认为飞机正在爬升。同样,在减速时,可能会感觉到俯仰。向前的加速度会产生向后的惯性力,该惯性力与重力相结合,产生向后旋转的重力惯性矢量;因此,飞行员会感觉到飞机在俯仰。假爬升错觉表明耳石器官在提供准确信息方面的局限性
2014 年 12 月 1 日,当地时间大约 20:22,一架隶属于北卡罗来纳州波普陆军机场 (AAF) 第 440 空运联队的 C-130H,尾号 (T/N) 88-4404 和一架隶属于北卡罗来纳州波普陆军机场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飞行连的美国陆军 C-27J,T/N 10-27030 在北卡罗来纳州麦考尔陆军机场以南约 8 英里处相撞。两架飞机均宣布紧急降落,C-27 安全降落在麦考尔陆军机场,C-130 安全降落在波普陆军机场。八名 C-130 机组人员和五名 C-27 机组人员均未受伤。C-27 的损失估算仍在进行中。政府因 C-130 和相关清理工作而遭受的损失估计为 1,837,649.93 美元。事故发生时,失事的 C-130 正在执行逃生机动,在完成目视集装箱运输系统空投后离开吕宋空投区 (DZ)。失事的 C-27 正从劳林堡-马克斯顿机场起飞,前往两个航路点 DZ 进行模拟空投。C-130 以 193 度航向在 1500 英尺平均海平面 (MSL) 处平飞,而 C-27 以 1500 英尺平均海平面处平飞,航向约为 310 度,从左到右从 C-130 下方略微飞过。C-27 的右翼尖在前起落架舱门处擦过 C-130 的右下侧,损坏了起落架舱门,并沿着一条路径将照明弹分配器罩从机身撕下,然后继续飞入 C-130 的右翼下方。C-27 垂直稳定器立即穿过
摘要:本文介绍了配备两个升降副翼和一个电动机的小型无人机的飞行故障检测和基本重构。考虑的故障场景是直线平飞期间一个控制面卡在给定位置。故障检测采用多模型自适应估计解决,考虑无故障和故障(左或右表面卡住)系统模型。基本重构是为了稳定飞行免受大气干扰,在横向通道中应用剩余表面,并采用总能量控制概念将空速和高度保持在纵向通道中可接受的限度之间。在软件在环仿真中,故障检测和重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两架由陆军/工业界资助的联合多用途技术演示机 (JMR TD) 模拟了 30,000 磅(13.6 公吨)的 FLRAA。在 214 个飞行小时中,Bell 280 Valor 倾转旋翼机在两台 4,500 轴马力的通用电气 T64 发动机的平飞中达到了 305 kt(565 km/h)的速度。在飞行测试结束时,Bell 工程师拆除了 Valor 螺旋桨和驱动系统,以验证其先进的倾转旋翼机设计和维护概念。Bell FLRAA/V-280 副总裁兼项目经理 Ryan Ehinger 解释说:“我们完成了所有 JMR 飞行和地面测试,验证了我们的模型是有效的,并且我们的性能符合我们的要求。”在贝尔驱动系统测试实验室进行了 800 小时的地面测试后,Valor 仅经过 43 小时的限制地面运行便可开始进行包络扩展。
• 将机翼前缘向后掠,无论是后掠翼还是三角翼,并减小外翼部分的迎角,使其作用更像传统的尾翼稳定器。如果沿着外翼部分的翼展逐渐这样做,则称为翼尖后掠。机翼的外翼部分现在充当传统的尾翼,在平飞时,飞机应进行调整,使翼尖不产生任何升力:它们甚至可能需要提供一点下推力。这会降低机翼的整体效率,但对于许多设计(尤其是高速设计)而言,与传统稳定器相比,阻力、重量和成本的降低可以抵消这一影响。这种方法是由英国飞行员 JW Dunne 在 20 世纪初开发的,但直到喷气时代才得到广泛使用。自 Dunne 以来,这种方法通过使用低或零俯仰力矩翼型得到了增强,例如在 Horten 系列滑翔机和战斗机中看到的。
表 1.1:先锋 RQ-2 规格 ...................................................................................... 3 表 2.1 飞机平移和旋转运动的 12 个状态 ........................................................ 6 表 2.2 先锋 Rpv 稳定性和系数 ........................................................................ 8 表 2.3:6DOF 机身四元数块端口描述 [6] ...................................................... 16 表 3.1 平飞条件下的配平参数 ............................................................................. 21 表 3.2 反馈增益值 ............................................................................................. 26 表 5.1 由于升降舵偏转和攻角引起的升力系数 ............................................................. 33 表 5.2 由于升降舵偏转和攻角引起的阻力系数 ............................................................. 34 表 5.3 由于方向舵偏转和侧滑角引起的侧向力系数 ............................................................. 35 表 5.4 由于副翼偏转和攻角 36 表 5.5 升降舵偏转和攻角引起的力矩系数 ...... 37 表 5.6 副翼偏转和攻角引起的偏航力矩系数 38 表 5.7 攻角引起的气动系数及导数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