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建议,仅当眼压 (OHT) 患者眼压 (IOP) 达到或超过 24 mmHg 且在其一生中面临视力障碍风险时才接受治疗。首选治疗方法是仿制前列腺素类似物 (PGA),如果无法耐受,应首先尝试替代 PGA。在 OHT 中,如果 PGA 治疗有禁忌症,则应改用 β 受体阻滞剂。NICE 建议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COAG) 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PGA。如果无法耐受这些选择,NICE 建议提供非仿制 PGA、碳酸酐酶抑制剂、缩瞳药或联合治疗。在 LTHT 中,如果 OHT 或 COAG 患者无法通过 PGA 得到控制,则可开始使用 PGA/β 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前提是没有禁忌症。对于 COAG,如果患者尽管接受了药物治疗但眼压仍未降低,并且依从性和滴眼液滴注技术令人满意,则可以进行早期丝裂霉素 C 手术,或者如果手术不合适,则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或拟交感神经类的其他药物。1
偏头痛影响着全世界超过 10% 的成年人口,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致残疾病之一 [1]。此外,偏头痛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它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损害工作、社交活动和家庭生活 [2-4]。尽管偏头痛的性质和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了解,但潜在机制包括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相关的高凝状态以及与皮质扩散性抑制相关的血管改变 [5,6]。偏头痛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病,与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有关 [6]。青光眼也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以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和明显的视野缺损为特征 [7,8]。虽然眼压已被确定为青光眼发展的最重要风险因素,但其他风险因素也已被发现 [9,10]。已知女性 [ 11 ]、高龄 [ 8 , 12 , 13 ]、吸烟 [ 14 , 15 ]、饮酒 [ 14 , 16 ]、运动不足 [ 14 , 17 ]、较低 BMI [ 14 , 18 – 20 ] 和 CKD [ 21 ] 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全身血管因素以及眼部血管因素(如眼血流和眼灌注压)均被认定为风险因素,强调了血管机制在其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 [ 9 , 10 , 22 ]。这种关联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NTG) 患者中似乎更为明显 [ 23 ],NTG 是韩国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韩国 Namil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韩国 POAG 患者中 NTG 的比例为 77% [24]。因此,我们将 NTG 患者纳入本研究的对象人群,以更好地代表韩国的流行病学状况。考虑到这种常见的病因,之前已经研究过偏头痛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之间的潜在关联,但结果尚无定论。蓝山眼科研究表明,在 70-79 岁人群中,偏头痛与 POAG 之间存在正相关 [25]。相反,比弗坝眼科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开角型青光眼与偏头痛之间存在关联 [26]。在一项研究偏头痛与青光眼之间关联的荟萃分析中,病例对照设计研究发现了显著的关联,但在队列设计研究中并未发现,作者得出结论,这种关联仍然存在争议 [27]。此外,目前还没有研究根据偏头痛的严重程度探讨青光眼的风险。因此,本研究使用全国纵向队列数据,在 9 年的随访期内调查了偏头痛与 POAG 发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我们还检查了这种潜在关联是否与偏头痛的慢性程度和严重程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