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研究至关重要,包括心电图以评估心率、心律和传导,超声心动图以测量心室大小、功能和壁厚度,以及对于有 CAD 风险的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阻塞性 CAD。心血管磁共振 (CMR) 也有助于病因评估。先前的研究表明,在经冠状动脉造影分类为非缺血性 DCM 的患者中,多达 13% 的患者可能出现与潜在缺血性病因一致的晚期钆增强 (LGE) 模式。4 目前尚不清楚 LGE 模式的适当病因含义,尤其是对于冠状动脉阻塞正常或轻微且没有已知风险因素的患者,甚至对于 CAD 风险极小的 20 至 30 岁患者。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了解 LGE 的病因和意义,早期的共识是缺血型 LGE 典型表现为心内膜下或透壁性瘢痕。5 这种典型的缺血型 LGE 可以用缺血的病理生理学来解释,即坏死波阵面始于心内膜下,并向心外膜移动,最后变成透壁性。缺血型 LGE 应始终涉及心内膜下,并应定位于心外膜动脉的灌注区域。尽管 CMR 可能提示缺血型 LGE 的病因是与 CAD 相关的心肌梗死或栓塞现象,但病史和临床数据对于做出此类区分至关重要。此外,缺血型 LGE 也可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如结节病、淀粉样变性、法布里病等)中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关键 CMR 特征和临床数据有助于确定最终病因。5 此外,尽管 LMNA 心肌病的基因特异性研究已显示跨壁 LGE,但 LGE 模式尚未与 DCM 遗传学的广度完全整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