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轨迹的聚类,根据疾病活动趋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患者进行分层,并根据轨迹组确定影响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抗风湿药物 (DMARD) 治疗反应的因素。方法:我们分析了来自韩国风湿病学院生物制剂和靶向治疗登记处的全国 RA 队列数据。其中包括接受二线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 DMARD 治疗的患者。使用轨迹聚类模型对疾病活动趋势进行分组。使用每个轨迹的 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值的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了影响因素。结果:688 例 RA 患者的疾病活动趋势可分为 4 组:快速下降且疾病活动稳定(第 1 组,n = 319)、快速下降后上升(第 2 组,n = 36)、缓慢持续下降(第 3 组,n = 290)和疾病活动无下降(第 4 组,n = 43)。SHAP 图表明,与第 1 组相比,第 2 组最重要的特征是基线红细胞沉降率 (ESR)、泼尼松龙剂量和 28 关节评估疾病活动评分 (DAS28)(SHAP 值分别为 0.308、0.157 和 0.103)。与第 1 组相比,第 3 组最重要的特征是基线 ESR、DAS28 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SHAP 值分别为 0.175、0.164、0.042)。与第 1 组相比,第 4 组最重要的特征是基线 DAS28、ESR 和血尿素氮 (BUN)(SHAP 值分别为 0.387、0.153、0.144)。结论:基于轨迹的方法可用于聚类 RA 患者生物和靶向合成 DMARD 的治疗反应。此外,基线 DAS28、ESR、泼尼松龙剂量、eGFR 和 BUN 是 4 年轨迹的重要影响因素。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轨迹聚类/轨迹建模、治疗反应
近年来,生物制剂彻底改变了类风湿关节炎 (RA) 的治疗方法。然而,临床试验数据和实际临床实践表明,目前正在使用的生物制剂可能是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结核病 (TB) 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对 RA 患者开始生物治疗之前,必须筛查潜伏性和活动性结核感染。这项前瞻性研究旨在分析 2017 年至 2022 年期间越南白梅医院接受生物制剂抗风湿药物治疗的 RA 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确定影响这些患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和潜伏性结核病感染的因素。在 12 个月的随访期内,在总共 180 名患者中,20% 被确诊为潜伏性结核病感染,3 名(1.7%)患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肺结核、胸膜结核和臀结核各一例)。结核病危险因素暴露史和缺乏教育与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病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比值比(95% 可信区间 [CIs])分别为 1.98(1.78;2.2)和 1.45(1.31;1.6)。随访时间和 X 光、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抗酸菌检查次数被确定为有助于潜伏性结核病早期诊断的因素,比值比(95% CIs)分别为 1.00(1;1.01)、1.02(1;1.05)、1.12(1.11;1.2)、1.11(1.09;1.2)和 1.13(1.09;1.17)。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越南等结核病负担较高的国家,潜伏性结核病感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患病率很高。我们还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潜伏性和活动性结核病感染的筛查、监测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首选产品:ENTYVIO、ILUMYA、REMICADE、SIMPONI ARIA、STELARA IV 政策 本政策告知处方人员首选产品,并通过事先授权提供针对性产品的例外流程。 I. 计划设计摘要 本计划适用于本政策中指定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DMARD) 产品。针对性产品的承保范围基于排除使用首选产品的临床情况,也可能基于之前对产品的使用情况。承保范围审查流程将确定可以进行临床例外处理的情况。本计划适用于首次接受针对性产品治疗的成年会员。每个转诊均根据为客户实施的所有使用管理 (UM) 计划进行审查。表。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此预印本的版权所有者于 2020 年 5 月 5 日发布此版本。;https://doi.org/10.1101/2020.04.30.20086090 doi: medRxiv preprint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 是一类用于治疗与 RA 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减缓疾病进展和改善身体机能的药物。3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有合成的 DMARDs 和生物的 DMARDs。3 合成的 DMARDs 是小分子,通常口服。3 这一类进一步分为常规合成 DMARDs (csDMARDs) 和靶向合成 DMARDs (tsDMARDs)。csDMARDs 包括甲氨蝶呤(有口服和注射剂型)、柳氮磺吡啶、羟氯喹和来氟米特。tsDMARDs 包括 Janus 激酶 (JAK) 抑制剂托法替尼、巴瑞替尼和乌帕替尼。3 生物的 DMARDs (bDMARDs) 是大型蛋白质,其针对免疫反应的特定成分并通过肠胃外给药。 2,3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TNF) 抑制剂和非 TNF 抑制剂。2,3
在这项描述性回顾性研究中,我们旨在描述这些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关特征以及免疫调节药物对感染病程的影响。研究对象为 2020 年 2 月 25 日至 2020 年 6 月 8 日期间在拉巴斯大学医院风湿病科就诊的患有 COVID-19 感染和风湿性炎症疾病的患者。共纳入 122 名患者。其中 100 名(82.0%)通过鼻咽拭子确诊。22 名患者(18.0%)表现出相符的症状,且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符和/或血清学检查呈阳性。患者特征如表 1 所示。单因素分析显示(表2),与住院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5年间隔;OR 1.34,95% CI 1.17-1.55)、泼尼松剂量>5mg/天(OR 2.55,95% CI 1.07-5.59)、慢性肺部疾病(OR 5.34,95% CI 1.47-19.35)和高血压(OR 4.06,95% CI 1.79-9.19)。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甲氨蝶呤(OR 2.06,95% CI 1.01-5.29)和年龄(5年间隔;OR 1.31,95% CI 1.11-1.48)。未发现与羟氯喹、其他常规抗风湿药物 (cDMARDs)、靶向合成抗风湿药物或生物抗风湿药物 (bDMARDs) 或实验室参数有任何关联。甲氨蝶呤治疗与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或风湿病亚型无关。14 名患者 (11.5%) 死于呼吸衰竭。9 名患者使用 cDMARDs(单药或联合治疗),1 名使用 bDMARD(利妥昔单抗),4 名仅服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羟氯喹在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单变量分析显示,与死亡率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OR 1.60,95% CI 1.20-2.01)、动脉高血压(OR 12.17,95% CI 2.58-57.38)、
摘要 目的 更新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EULAR) 关于银屑病关节炎 (PsA) 药物治疗的建议。方法 根据 EULAR 标准化操作程序,在进行系统文献综述之后,于 2019 年 5 月召开了一次有 28 名国际工作组成员参与的共识会议,制定了此更新建议。确定了证据级别和建议的强度。结果 更新后的建议包括 6 项总体原则和 12 项建议。总体原则解决了 PsA 的性质以及肌肉骨骼和非肌肉骨骼表现的多样性;强调了协作管理和共同决策的必要性。这些建议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治疗策略。建议将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作为初始治疗;对于患有关节炎和预后不良因素(如多关节炎或单关节炎/少关节炎)且伴有指炎或关节损伤等因素的患者,建议快速开始使用传统的合成抗风湿药物。如果这种策略未能达到治疗目标,则应开始使用针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IL)-17A 或 IL-12/23 的生物抗风湿药物 (bDMARD),并考虑皮肤受累(如相关)。如果以中轴疾病为主,应开始使用 TNF 抑制剂或 IL-17A 抑制剂作为一线抗风湿药物。Janus 激酶抑制剂的使用主要在 bDMARD 失败后进行。建议对不适用其他药物的患者(通常是轻度疾病患者)进行磷酸二酯酶-4 抑制。药物转换和持续缓解中的药物减量也已解决。结论这些建议基于证据和专家意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有关 PsA 药物管理的最新共识。
摘要:在癌症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irAE)。风湿性 irAE 是一种独特的疾病,由于其症状不明确且是住院的罕见原因,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比在临床试验报告中更常见。本综述重点介绍风湿性 irAE 的跨学科管理方法,包括肿瘤学家、风湿病学家和免疫学家之间的合作。我们讨论了风湿性 irAE 的免疫学背景,以及它们独特的临床特征、与其他 irAE 的区别以及治疗策略。重要的是,类固醇不是治疗的基础,非甾体抗炎药应与其他抗风湿药物一起作为一线用药。我们还讨论了患有风湿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是否可以接受 ICI,以及抗风湿药物如何干扰 ICI。有趣的是,将 ICI 与免疫抑制剂(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 α 和白细胞介素 6 抑制剂)结合使用具有临床前理论依据。无论数据如何,管理 irAE 的主要手段是肿瘤学家和其他医学专业的跨学科合作。
银屑病关节炎 (PsA) 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银屑病和关节炎并存,在病程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存 [ 1 , 2 ]。最近,GRAPPA 和 EULAR 发布了关于 PsA 治疗管理的建议 [ 3 , 4 ],这些建议基于 20 多年的积极研究,这些研究已开发出用于治疗所有疾病领域的有效药物。生物 DMARDs(抗 TNF、抗 IL-12/23、抗 IL-23、抗 IL-17)和新型靶向合成 DMARDs(JAK 抑制剂 - JAKi,如托法替尼、乌帕替尼和 PDE4 抑制剂 - 阿普斯特)彻底改变了 PsA 的治疗,在实现缓解、降低疾病活动度和“全面”疾病控制(对几乎所有疾病领域均有效)方面具有公认的疗效和有效性 [3]。由于药物数量不断增加,实施“精准”医疗的可能性
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转诊、诊断和检查应遵循 NICE 指南 NG 100(2018 年 7 月)。“靶向治疗”通常使用传统的抗风湿药物 (cDMARDS)(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吡啶)作为一线治疗。在两种或两种以上 cDMARD 疗法的强化治疗失败后,疾病活动性评分 DAS28 > 3.2 的中度疾病患者可以使用以下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 DM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