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1 - 08 - 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205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 - 20) 作者简介:刘笑天,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药用真菌遗传育种;E - mail :sheltonliu@foxmail.com 通讯作者:赵明文,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食药用真菌遗传育种;E - mail :mwzhao@njau.edu.cn
复旦微电是一家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测试,并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公司目前建立了健全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扩散芯片、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产品线,产品广泛涉及金融、社会保障、防伪溯源、网络通讯、家电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信号处理、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
致谢 ............................................................................................................................. 67
Product CF Report on low-carbo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2023) 中国农业农村低 碳发展报告
摘要 - 借助脑电图驱动的机械臂,意念控制假肢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这些非凡的设备将思维语言转化为身体动作。想象一下戴上舒适的脑电图耳机,它可以检测到运动过程中大脑产生的微妙脑电波。你的想法就像一个秘密代码,头带会拾取这些信号,并通过软件界面进行处理,然后传送到微控制器。这个界面会对大脑活动进行分类,以找到你的命令,这些命令通过充当机械臂大脑的微型电极发送到计算机。这会将你的想法转化为手臂电机的指令,电机根据收到的脑电图命令执行运动。考虑到预算和机械部件的可用性,机械臂应尽可能接近自然手臂的动作。但最终目标仍然很明确:创造一个感觉像额外肢体一样自然且易于使用的机械臂。关键词 - 机械臂、Raspberry Pi、机器学习、脑电图传感器
摘要 我们实施了一种实验架构,其中单个 K 原子被困在光镊中,并浸入超低温的 Rb 原子槽中。在这种情况下,单个被捕获原子的运动被限制在最低量子振动能级。这实现了一个基本的、完全可控的量子杂质系统。对于 K 原子的捕获,我们使用物种选择性偶极势,这使我们能够独立操纵量子杂质和原子槽。我们专注于表征和控制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我们进行了 Feshbach 光谱学,检测到几个跨维度限制引起的 Feshbach 共振,用于 KRb 物种间散射长度,这可以参数化相互作用的强度。我们将我们的数据与跨维度散射理论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非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检测到了一系列源自底层自由空间 s 波相互作用的 p 波共振。我们进一步确定了当浴温以及相互作用的维数发生变化时,共振会如何表现。此外,我们能够通过精细调整产生光镊的光的波长来筛选浴中的量子杂质,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控制和最小化相互作用的新有效工具。我们的研究结果为量子杂质模型、量子信息和量子热力学的量子模拟开辟了一系列新的可能性,其中量化系统与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强大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
按钮布局的一致性,机载显控系统的人机工效研究也 逐渐得到了相关领域的重视。为了解决仪表板日益拥 挤的问题,工程师在第 2 代机电伺服仪表的基础上对 飞行仪表进行综合,也对指示相关信息的仪表进行综 合,减少仪表数量;同时将无线电导航和其他经过计 算机加工的指引信息综合进相关的显示器中,形成第 3 代飞机仪表,即综合指引仪表。综合指引仪表不但 可以显示飞机综合的实时状态信息,同时还通过指引 信息告诉飞行员如何正确操纵飞机,以达到预定飞行 状态或目的地 [5] 。第 3 代头盔显示系统首次采用虚拟 成像技术,可直接将虚拟画面投射到驾驶员的面罩 上,配合计算机图像和数据处理运算技术,具备了实 时呈现画面的能力。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军事领 域广泛应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不断突破,向着机械 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进入 21 世纪,触 屏及语音交互的方式取代了烦琐复杂的硬件按钮操 作,更为清晰的数字化屏幕也为信息显示提供了更大 的发展空间。第 4 代新型战斗机的机载设备通过更 大、更清晰的数字化屏幕呈现出更加多样的信息内 容。这一时期的人机交互主要通过数字屏幕进行信息 输出,通过语音、触摸屏和简洁的按键等多通道进行 信息输入。未来飞行员头盔的发展趋势是研制功能强 大、集综合性防护于一体的头盔系统,全息投影技术 也会逐渐发展成熟并应用于头盔显示器中 [6] 。历代战 机座舱显控界面见图 1 。 对战机座舱显控系统的发展,各领域的研究人员 针对人因工效、人机交互、座舱显示技术、人机协同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总结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具 有代表性的人物及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引用量较高, 为座舱显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或技术支撑,见表 1 。 军事技术的发展促使战场环境复杂性的大幅提 升,如 F–35 的大屏幕显示器将远不能满足飞行员获 取信息数据流的显示需求,而未来战斗机为了隐身, 会减小座舱空间,进而缩小座舱显示面积 [25] 。座舱内 的系统控制器将尽可能简化,除了保留一些控制飞行 的基本操作杆和少数与安全相关的控制器,其余的操
A Review on the Utilizat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the Flexible and Safe Ope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Microgrids LIU Chang 1 , ZHUO Jiankun 1* , ZHAO Dongming 2 , LI Shuiqing 1 , CHEN Jingshuo 2 , WANG Jinxing 1 , YAO Qiang 1
I , Aero Vironment 公司的 Puma AE , L-3/BAI 公司的 Geneva Aerospace Mobius , Insitu 公司的
Key words : voice interaction; safety regulation question bank; quick find; text feature 中图分类号 : TM0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6226 (2023) 12-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