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和治疗方面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远处复发会导致高死亡率,通常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癌症通过循环肿瘤细胞 (CTC) 传播,多达 75% 的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可能存在微转移,而转移性复发通常发生在治疗后数年到数十年。在临床潜伏期,播散性肿瘤细胞 (DTC) 可以在远处进入细胞周期停滞或休眠状态,很可能无法被免疫检测和治疗。虽然这是一个挑战,但它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在休眠 DTC 转化为致命的大转移病变之前及时将其靶向。在这里,我们回顾并讨论了我们在乳腺癌 DTC 和休眠生物学方面的进展。我们对这些特征的机制洞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而确定了可能的靶向策略,但将它们整合到临床试验设计中仍不确定。结合微创液体活检和合理设计的辅助疗法,针对增殖和休眠肿瘤细胞,可能有助于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提高精准癌症治疗。
孟德尔易感性分枝杆菌病 (MSMD) 是一组由大约 21 种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性先天性免疫缺陷。干扰素-γ 受体 1 型 (IFNGR1) 缺陷是此类疾病中第一个被描述的疾病。IFNGR1 可导致细胞对干扰素-γ (IFN- γ ) 的反应性丧失。分枝杆菌感染是由于编码 IFNGR1 链的基因突变而发生的,导致细胞对 II 型 IFN- γ 的反应性丧失,而 II 型 IFN- γ 在控制细胞内细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MSMD 的特点是对环境分枝杆菌和低毒力分枝杆菌(如卡介苗 (BCG) 疫苗株)的敏感性增加。如果患者在接种 BCG 疫苗后出现临床表现,则需要谨慎及时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通过基因研究进行诊断,骨髓移植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结核病 (TB)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抗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肺结核是最常见的表现,由原发性感染或潜伏性疾病复发引起。在极少数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会广泛播散,通常通过血源性或淋巴途径传播,导致多器官受累并可能危及生命,称为播散性结核病。我们介绍了一名 55 岁男性的病例,他到急诊室 (ED) 就诊,主诉炎症性多关节痛和肌痛,在过去四个月内病情逐渐恶化。其他症状包括疲劳、咳嗽伴有脓性痰,以及过去一个月内体重减轻。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肺矽肺和吸烟。体格检查显示,他面容憔悴,发烧(38.4 ºC),胸部检查正常,没有关节炎的迹象。血液检查显示贫血、白细胞减少、轻度肝细胞溶解和急性期反应物升高。尿沉渣显示轻度血尿,伴有红细胞管型。胸腹盆腔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弥漫性毛玻璃样支气管血管周围致密化、左侧胸腔积液、均质性肝脾肿大以及多发性纵隔、腹膜后、门静脉周围、髂骨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入院后,痰液和尿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DNA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呈阳性。诊断为播散性结核病,伴有肺和肾受累,并开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治疗。此外,收集了 24 小时尿液,发现蛋白尿为 1,566 毫克/24 小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显示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关节痛持续存在,并伴有新发关节炎,因此进行了关节穿刺术。结核分枝杆菌学和结核分枝杆菌 DNA PCR 检测均为阴性。在病房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并检测到颈静脉扩张和低血压。即时心脏超声显示大量心包积液,无心包填塞。超声引导下进行了心包穿刺术。心包液的结核分枝杆菌学和结核分枝杆菌 DNA PCR 检测均为阴性。入院六周后,痰液 Lowenstein-Jensen 培养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住院 145 天后出院,有迹象表明需要继续抗结核治疗至少 12 个月,治疗延长时间取决于临床进展。出院 12 个月后,患者无症状,分析和影像学检查均有改善;因此,停止抗结核治疗。播散性或粟粒性结核病是一种罕见疾病,由于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对每位临床医生的诊断都具有挑战性。如果最初没有怀疑结核病,多器官受累可能会影响诊断检查。临床医生应注意异质性疾病进展,因为最初发现器官受累并不排除疾病进一步播散的可能性。应迅速诊断,以便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并预防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
弥漫性水疱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很广泛,大多数病因是免疫性疾病。然而,相关感染包括水痘、播散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和正痘病毒,包括痘病毒。1 自 1995 年获得许可以来,全世界已分发了超过 1.5 亿剂水痘疫苗。2 接种水痘疫苗后的大多数不良事件都很轻微,包括短暂的皮疹、局部反应或短暂的低烧。严重不良事件很少报告(2006 年至 2020 年每 100,000 剂约有 1 起报告),实验室确诊的疫苗相关水痘带状疱疹、脑膜炎和脑炎病例也很少报告。 3 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播散性水痘带状疱疹是一种严重且非常罕见的并发症,尽管它通常对抗病毒治疗有反应。然而,在过去 25 年中,已有 6 例由 vOka 引起的死亡病例被报道。
摘要 一名因滤泡性淋巴瘤复发而接受艾代拉西布和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因不明原因发烧来到我们的急诊室。尽管开始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补液,患者的临床状况仍然恶化。最终确诊为播散性隐球菌病,免疫表型分析显示循环 B 和 CD4 + -T 淋巴细胞完全缺失,CD8 + -T 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在本例中,艾代拉西布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淋巴细胞减少,并且是该方案下报告的第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停用艾代拉西布和类固醇并开始抗真菌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部分恢复。临床症状改善后,患者可以出院。本病例强调艾代拉西布和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可导致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机会性感染。此外,我们还说明了停用艾德拉利西布和皮质类固醇后淋巴细胞重建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