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我们招募了 60 名新诊断的非生发中心 B 细胞样 DLBCL 患者,参与这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单组 II 期临床试验,研究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和伊布替尼 (RLI) 联合序贯化疗 (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02636322)。患者在每个 21 天周期 (RLI) 中接受利妥昔单抗 375 mg/m 2 静脉注射一次(第 1 天)、来那度胺 25 mg 每日一次(第 1-10 天)和伊布替尼 560 mg 每日一次连续治疗。两个周期后,在 RLI 中添加标准化疗,再进行六个周期。主要终点是两个周期单独 RLI 后的总体缓解率 (ORR) 和完成 RLI 联合化疗后的完全缓解率。在可评估样本中,进行了循环肿瘤 DNA 和 DLBCL90 检测。
南海是世界上最具争议的领土争端地区之一。七个沿海国家对南海重叠部分的主权存在争议,美国也保持着有影响力的海军存在。南海鱼类和碳氢化合物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是投射力量的场所。全球三分之一的贸易每年经过南海。本文旨在揭示南海冲突对中国战略前景的影响,并从三个理论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建构主义、现实主义和分解主义。本文最后断言,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表明了一种基于进攻性现实主义原则的战略前景。咄咄逼人的言论,加上海军现代化、岛屿建设、打破现状的意愿以及缺乏有意义的机构合作,表明北京主要关心的是积累权力并最终实现亚太地区的权力过渡。尽管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性环境是这种观点的主要因果机制,但本文认为国家历史和身份认同是北京更倾向于采取这种进攻性战略观点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