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嫦娥六号着陆器上月球背面的首个激光反射器以及未来嫦娥七号极地任务中的部署。 Y. Wang 1 , S. Dell'Agnello 2 , K. Di 1 , M. Muccino 2 , H. Cao 3 , L. Porcelli 2 , X. Deng 3 , L. Salvatori 2 , J. Ping 4 , M. Tibuzzi 2 , Y. Li 5 , L. Filomena 2 , Z. Kang 6 , M. Montanari 2 , Z. 孟 3 , L. Mauro 2 , B. 谢 1,7 , M. Maiello 2 , 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 (dikc@aircas.ac.cn), 2 国家核电研究所 - 弗拉斯卡蒂国家实验室 (INFN–LNF),通过费米40,00044,意大利弗拉斯卡蒂(simone.dellagnello@lnf.infn.it),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中国,4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101,中国,5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昆明,650216,中国,6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7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101,中国。
简介:月球背面地震仪 (FSS) 最近被选为 NASA PRISM(月球表面有效载荷和研究调查)计划的一部分,计划于 2024 年或 2025 年发射,它将向薛定谔陨石坑运送两台地震仪(均已通过 InSight 火星任务的飞行验证 [1])。垂直甚宽带 (VBB) 地震仪是有史以来最灵敏的飞行地震仪 [2],而短周期 (SP) 传感器是可用于太空应用的最灵敏、最成熟的紧凑型三轴传感器 [2]。FSS 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有效载荷,具有独立的电源、通信和热控制,可在漫长的月夜中生存和运行,其寿命将比商业运载着陆器更长,并提供能够回答关键科学问题的长期地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