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引言 空气污染物来自各种来源,它们改变了大气的成分并影响生物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不仅取决于空气污染源的排放量,还取决于大气吸收或分散这些排放物的能力。空气污染浓度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所不同,由于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变化,空气污染模式会随着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包括车辆、工业、家庭来源和自然来源。由于周围空气中存在大量空气污染物,人口和财产的健康和财产受到不利影响。为了遏制空气质量的恶化,政府。印度于 1981 年颁布了《空气(污染防治)法》。1986 年《环境(保护)法》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责任。有必要通过持续的空气质量调查/监测计划来评估当前和预期的空气污染。因此,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于 1984 年至 1985 年在国家层面启动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NAAQM) 网络。该计划后来更名为国家空气质量监测计划 (NAMP)。本报告介绍了在 NAMP 下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指南。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为了生成符合监测目标的数据。需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计划来确定现有的空气质量、评估控制计划的有效性并制定新计划。本报告旨在开发更统一的空气监测网络,以便各个站点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报告讨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各个方面,例如,应监测哪些污染物、应在何处进行监测以及各种监测技术。还讨论了印度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法律要求。这些要求是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目标的基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涉及在该国多个地点测量多种空气污染物,以满足监测目标。。因此,任何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都涉及污染物的选择、位置的选择、频率、采样持续时间、采样技术、基础设施、人力以及运营和维护成本。网络设计还取决于大气中各种常见来源的污染物类型,称为常见城市空气污染物,例如悬浮颗粒物 (SPM)、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RSPM)、二氧化硫 (SO 2 )、氮氧化物 (NOx) 和一氧化碳 (CO) 等。主要选择的区域是交通密度高、工业增长、人口及其分布、排放源、公众投诉(如果有)和土地使用模式等区域。通常,大多数时候网络设计的基础是污染源和存在的污染物。
制造商在发货前会测试每个过滤器的效率。对于核应用,能源部 (DOE) 和安装后所有者/操作员还要求进行额外测试(Burchsted 等人,1979 年)。HEPA 和 ULPA 过滤器的收集效率有两种单独的测试。HEPA 效率使用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 测试来评定。HEPA 过滤器的测试粉尘是单一尺寸、直径为 0.3 µ m 的 DOP 颗粒,由蒸发和冷凝产生。还可以根据指定或给定应用的要求使用替代气溶胶。光度计通过感应光的散射来测量 HEPA 过滤器的颗粒穿透力。ULPA 效率使用过滤器上游和下游的粒子计数器进行测试。雾化器注入 DOP、酒精和矿物油在己烷中的溶液,以产生直径为 0.1 至 0.2 µ m 的颗粒(Heumann,1997 年)。
成本在制定许多州和联邦空气污染控制法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作用的范围因法规类型而异。某些类型的法规,如最大可实现控制技术 (MACT) 标准,明确使用成本来确定其严格程度。这种使用可能涉及平衡成本和环境影响、成本和收益的美元估值,或控制成本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后果。其他类型的法规(例如、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使用成本分析来选择具有相同严格程度的替代法规。对于这些法规,环境目标由一些不包括成本的标准决定。但是,监管机构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来确定实现目标的最低成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