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雷诺数下的薄翼型动态失速通常与靠近前缘的小层流分离气泡的突然破裂有关。鉴于层流分离气泡对外部扰动的强烈敏感性,使用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水平的低振幅自由流扰动下 NACA0009 翼型截面上动态失速的发生。对于前缘湍流强度 Tu = 0 .02%,流动与文献中的干净流入模拟几乎没有区别。对于 Tu = 0 .05%,发现破裂过程不太平稳,并且在动态失速涡流形成之前观察到层流分离气泡中强烈的相干涡流脱落。非线性模拟与瞬态线性稳定性分析相辅相成,该分析使用最优时间相关 (OTD) 框架的空间局部公式对破裂分离泡中层流剪切层的时间相关演化进行分析,其中非线性轨迹瞬时切线空间中最不稳定的部分随时间的变化被跟踪。得到的模式揭示了两种状态之间的间歇性切换。分离剪切层上的开尔文-亥姆霍兹滚转快速增长,分离泡过渡部分的二次不稳定性复杂化。后者的出现与线性子空间内瞬时增长率的大幅飙升以及非线性基流的更快转变有关。这些强烈的增长峰值与随后从层流分离泡中脱落的能量涡流密切相关。
遥感飞行平台分为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过去的航空遥感平台主要是有人机。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型无人机在遥控、续航时间、飞行品质等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成为近来兴起的新型遥感手段,并在遥感界被普遍认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人机相比,无人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动性极高,所有设备加起来也就100多公斤,在机动速度、机动范围、机动条件等方面,是任何飞机都无法比拟的;二是环境适应能力强,不需要专门的起降场地,飞到哪里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很低,优越的低空性能使得云中作业变得轻而易举,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经济性极佳,飞机购买价格便宜,一般公司都能负担得起,使用成本低,而且不需要有人值守,用户的安全压力大大减轻。从飞行器的性能上看,无人机与人机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无人机在视距内飞行,完全由自动驾驶仪按预设程序飞行,无法根据实际飞行情况进行无人干预,体积小,可装载空间和重量十分有限,只能装载小型普通传感器。第三,无人机飞行时受气流扰动而引起飞行状态偏差,主要靠飞机自身的飞行稳定性来恢复,因此存在明显的速度慢。以上特点直接影响航拍质量,用无人机航拍时,往往出现图像质量不高、重叠误差大、漏拍等现象。